•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8 16:54:40 股吧网页版
通过港交所聆讯,奇瑞20年上市长跑“撞线”
来源:北京商报
图片来源:港交所文件截图

  港交所将迎来年内最大车企IPO。9月7日晚,港交所发布的文件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公司计划募集资金规模为15亿—20亿美元,拟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产品组合;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等。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自2004年起,奇瑞便开始了一场长达20年的上市长跑。公开信息显示,奇瑞汽车先后在2004年、2007年、2009年和2016年等年份被曝公司或关联资方推出上市计划,但最终均未成功。

  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曾推动过奇瑞上市进程,对后者进行股份制改造;2007年8月,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表示,奇瑞将尽快启动上市融资计划。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上市一事被搁置。

  时间来到了2009年,奇瑞从华融资产等5家企业处,共募得资金29亿元,并在同年推行多品牌战略,多重举措被外界视为奇瑞正在筹备上市。彼时,时任奇瑞新闻发言人的金弋波透露:“奇瑞上市快排到了。”但到了2011年,尹同跃却表示,由于奇瑞汽车存在一些关联交易等问题,暂不考虑上市。

  2016年5月,海螺型材发布公告称,拟向奇瑞新能源的股东奇瑞股份等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所持有的奇瑞新能源的控股权,同时发行股份配套筹集资金。此收购一旦完成,奇瑞新能源或将实现借壳上市,但仅两个月后,海螺型材却宣布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相较而言,奇瑞本次IPO整体进程相对顺利,2月28日,奇瑞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后因在港交所递表满6个月未获聆讯而失效。8月29日,奇瑞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在本次递表的前天8月2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奇瑞赴港上市与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事宜已获证监会备案确认,其港股上市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整体来看,奇瑞此前计划上市失败的核心原因,集中在复杂的股权结构与历史遗留问题。据港交所文件,2025年1月,奇瑞汽车的控股股东奇瑞控股开启股东下沉。下沉前,奇瑞控股的三大股东分别为芜湖投资控股、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和立讯,持股比例分别为29.47%、27.20%及21.16%。

  下沉完成后,芜湖投资控股、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以及立讯依旧是奇瑞汽车的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变为21.17%、18.25%及16.83%。奇瑞控股不再持有奇瑞汽车的任何股份,此举简化了此前混乱的股权结构,一定程度上为上市扫清了障碍。

  同时,奇瑞近年来业绩的增长也成为IPO进程顺利的助力。财报数据显示,奇瑞集团的收入由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7%;净利润由2022年的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1%。

  在汽车行业加速转向新能源、智能化的背景下,虽然奇瑞业绩稳步增长,但背后也有值得关注的情况。奇瑞招股书显示,目前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依然是传统燃油车。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奇瑞销售新能源汽车所得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3.2%、4.9%、21.9%及27.3%。而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汽车营收占总营收的平均值约为40.9%。不过,2025年一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累计销售16.35万辆,同比增长171.8%。

  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港股上市可以为奇瑞带来一笔融资,融资将为外汇属性,能够帮助奇瑞加大海外投资,助力公司“走出去”。同时,港股上市也是帮助奇瑞在海外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方式,但港股上市也对公司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面临一定挑战,“奇瑞的转型速度较慢,缺少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核心能力,需要依赖外部供应商。同时,品牌调性偏向于极致性价比,这也限制了奇瑞的想象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