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8日电 2025年初,“具身智能”首次与“智能机器人”一起被列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浪潮持续席卷全球的当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驶入“快车道”,迎来前所未有的产业契机。
京深沪杭等多地纷纷出台具身智能相关的政策,培育产业集群,明确应用场景和落地目标,旨在通过布局重大技术攻关、构建产业特色集群等方式,加速推进产业成熟。
8 月下旬,山东未来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例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标志着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向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具备规模化商用的基础,消费级与工业级场景的大门正在打开。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支涛表示,随着具身智能与AI Agent技术融合成熟,我们正迎来“机器人口红利”驱动的新时代。作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领域的先行者,云迹科技将重心放在商业服务场景,在酒店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复合多态机器人UP早晨化身“送餐员”、中午切换“清洁工”、夜间承担“巡逻员”角色,既大幅提升设备利用率,又降低单一场景多设备采购成本,已成功在酒店、医疗、工厂、楼宇等多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其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最高达3.6万台,机器人智能体已在全球30000多家酒店、100家医院以及工厂、楼宇等场景稳定运行。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新航等专家认为,具身智能的核心机理在于智能体能够借助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直接与物理环境进行实时交互,从中捕获信息、解析情境,并据此作出精准决策。具身智能大幅提升机器人与环境的互动能力,使其在工业、服务、物流等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具身智能将逐步突破传统局限,驱动机器人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决策演进,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迎来智能体时代的全面来临。此外,具身智能的形态也愈发多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系列白皮书——复合多态机器人(2024)》指出,复合多态机器人作为伴随需求应运而生的机器人类型,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对性能和优势的一种选择,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正在不断推动着具身智能的发展,成为具身智能的途径之一。
业内专家分析,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头部厂商商业化战略呈现“多元动态演进”特征: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聚焦制造业场景,在布局平台生态时预留技术输出与场景拓展空间;而专注垂直领域的企业,其底层技术架构已具备通用化潜力,可根据场景需求快速迭代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行业巨头正探索开源共建模式,通过汇聚全球开发者智慧,推动具身智能在智能化提升、群体协同、云边端融合等领域突破,为产业构建开放繁荣的生态体系,夯实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的底层支撑。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近期在“2025数博会·DATA之夜”活动上致辞时表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正从技术验证迈向落地应用,深度融入实际场景,展现出强劲产业革新潜力,成为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
分析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全产业链协同深化与生态体系完善,具身智能将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服务业的服务流程,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有望在未来3-5年内实现从“局部普及”到“广泛应用”的跨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