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伟、王路港、陈广泽)近日,浠水县已成功引进4条功能型7D菜籽油生产线,年加工油菜籽能力达10000吨,年产7D菜籽油4000吨,年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显著推动了当地油菜产业全链条升级和农民增收。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7D菜籽油是指通过深度精选、微波提质等七道绿色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优质食用油,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低温微波加热方式,最大限度保留油菜籽的原生成分和抗氧化物质,成品油色泽清亮、品质优良。
浠水县小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发的7D功能型菜籽油加工设备,实现了高效、绿色生产。公司负责人熊石友介绍,新生产线大幅提高了自动化水平,整个流程仅需两人操作,相比传统工艺节省人力超过八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作为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县,浠水常年油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总产量约6万吨。然而,此前全县仅有一家油脂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有限,严重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近两年来,浠水县以湖北双明粮棉油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兰溪、散花、关口等乡镇集中引进四套7D功能型菜籽油加工设备,构建菜籽油加工联合体,有效弥补产业短板。
湖北双明粮棉油有限公司是首批引进该先进设备的企业之一。去年公司加工菜籽油600吨,实现销售额6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孙进猛表示,新生产线使菜籽油产品附加值提高50%,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为保障优质原料供应,该公司已与兰溪、巴河等4个乡镇签订1.7万亩油菜种植订单协议。浠水县农业农村局提供全程技术支持,推广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并免费统供种子,助力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
目前,在县农业农村局推动下,全县4家油料加工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逐步形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体系,实现从油菜籽到菜籽油乃至副产品的高值化利用。
据介绍,菜籽饼可用于生产饲料和有机肥,目前市场价格约每吨2400元,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综合效益。
近年来,浠水县积极争取省级菜籽油产业链政策支持,整合项目资金近千万元,专项扶持7D菜籽油加工企业,带动社会投资3700万元。截至目前,已在多个乡镇建成日处理10吨和5吨的7D生产线各两条,有效解决油菜种植“产、供、销”难题,为企业保障原料供应,为农民增加收入,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