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这一举措不仅为中国联通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铺平道路,更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商业化进程迎来关键节点,天地一体通信网络构建加速推进。
根据许可内容,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记者了解到,中国联通在卫星通信领域已积累深厚技术与实践基础:2024年2月,其联合中兴通讯、银河航天、是德科技完成NR NTN(5G宽带非地面网络)终端直连低轨卫星在轨试验;2025年8月,联通星系01-04星成功入轨,其中04星具备低功耗终端直连、动态波束调度能力,为业务落地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在场景拓展上,联通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合作完成车载卫星通信外场试验,验证双向通信链路;同时联合时空道宇等企业,推动卫星物联网在工业、农业、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
从行业背景来看,此次许可发放是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全面提速的缩影。2024年起,星网“国网星座”启动批量组网,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射3颗高轨、10组低轨卫星,2025年7月以来更是以3-5天的间隔完成6次高频发射;在此趋势下,许可发放将推动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格局——目前,中国电信依托“天通卫星系统”已实现手机直连卫星商用,2025年5月更将业务拓展至老挝;中国移动在卫星移动通信上进行了前瞻布局,移动号码使用“北斗短信”用户可在无网络地区发送含定位的短报文。接下来,中国联通的入局将加速行业服务多元化。
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表示:“卫星直连终端服务正在成为中国领先通信服务提供商之间竞争的新领域。同时,预计中国卫星企业将会率先积极将业务拓展到国际市场。”在他看来,运营商地面通信网络与卫星互联网的互补,将构建低、中、高轨全连接模式,推动终端与卫星通信深度融合。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涛表示,通过和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紧密结合,卫星互联网未来的应用场景会非常丰富。卫星互联网更像是一个太空中的平台,搭载5G的载荷,可以满足宽带通信;搭载摄像头就能实现遥感;加上导航增强,就能支持自动驾驶。
专家普遍认为,从产业链视角看,许可发放将强化上下游协同。卫星制造领域,长光卫星、银河航天等企业已实现批量化生产;火箭运载环节,天兵科技天龙三号、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等民营火箭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建成后年发射能力将超60发,为星座组网提供运力保障。
中航证券分析认为,我国高轨卫星互联网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航空、海洋、应急通信等领域将快速拓展,低轨卫星互联网则以抢占频轨资源为核心驱动,叠加消费级应用需求,产业天花板将进一步抬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