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7日突然召开记者会宣布辞职,并表示不再参选自民党总裁,理由是希望避免自民党内出现分裂。
三重打击下妥协
自民党预计将在8日决定是否提前选举新总裁,有消息称,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与前首相菅义伟6日晚一同前往首相官邸,菅义伟在官邸待了半小时,而小泉进次郎足足与石破茂谈了两小时。二人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劝说石破茂尽快下定决心辞职,以免在党内投票中难堪。之后,石破茂于7日18时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宣布辞职。
在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梦雪看来,石破茂辞职源于三重打击:
首先是石破茂上台后自民党在国会相关选举中的连续惨败。“在去年10月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未能保住在国会中最具权力的众议院多数席位,迫使石破茂上任伊始就不得不领导一个少数派政府,这本身就是极其不稳定的执政起点。”王梦雪分析,“接着在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中,执政联盟再次遭遇重创,又失去了参议院多数席位。两次连续毁灭性失败造就了一个历史性困局: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首次出现自民党政府在国会两院均不占多数的局面,导致彻底的立法僵局。”
在没有反对党支持的情况下,执政联盟几乎无法在国会通过任何法案,这使得石破茂内阁在立法层面陷入完全瘫痪。“无论党内政治斗争如何,从国家治理的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石破茂继续留任已变得毫无可能。他的辞职不仅是政治上的必然,也是国家机器恢复运转的功能性需求。”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打击是来自自民党内的压力。自民党已就是否提前选举新总裁启动党内程序,党内现存唯一派阀“麻生派”领导人麻生太郎等人公开表示支持提前选举。
第三重打击则是石破茂本人的政治弱点,即他在自民党内缺乏稳固的权力基础。石破茂以“政治独行侠”和“异端”著称,政治生涯中不乏批评本党、挑战权威的记录。这虽然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公众好感,也让他在党内树敌颇多。当选举危机来临时,自民党便将他视为选举“负资产”。
“后派阀时代”变局
石破茂在任期间,自民党内派阀体制基本瓦解,当年叱咤风云的“安倍派”“森山派”等都宣告取消合法登记,这也将改变自民党总裁产生的模式。“以往由派阀领袖在密室中决定选举结果的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依赖候选人个人魅力、政策纲领和构建流动性联盟能力的,更不可预测的竞争格局。”王梦雪认为,“目前从日本媒体报道和社会舆论来看,三位主要竞逐者代表了自民党未来可能的三种路线。”
无论是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的结构性改革议程,还是“女安倍”右翼政客高市早苗的保守路线,或是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的所谓稳定、可预测和政策连续性,在王梦雪看来各有千秋。“但日本首相频繁更迭的现象,是一个深植于其政治体制演变过程中的系统性问题,并非简单的个人能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