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海发布优化楼市限购新举措“沪六条”,从调减住房限购、优化住房公积金、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多维度发力,为楼市注入新活力。9月6日、7日,作为楼市“金九银十”行情的首个周末,新民晚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外环外新楼盘迎来大批看房客,但不同购房者对当下购房的看法呈现明显分化。
外环外新盘供应“井喷”
新政落地后,上海楼市供应格局迅速向“外环外”倾斜。9月6日,上海网上房地产官网公示最新信息,上海将有11个楼盘、1099套房源入市,其中9个楼盘地处外环外,供应量较此前两周大幅增加;新政发布后的首个周末(8月30日),官网公示8个新楼盘,外环外楼盘为供应主力。
与此同时,多个外环外项目借势加速推盘:宝山南大板块的聚丰雅居主打建筑面积约104-148平方米户型,均价约63519元/平方米,相比周边项目性价比突出;同板块的中环铂樾二期则即将加推最后98套房源,为建面约110-139平方米精装海派公馆,总价700万元左右,且临近地铁15号线南大路站。这种供应格局,与“沪六条”中外环外不限购、公积金新政定向支持新房购买的导向高度契合,成为开发商抢滩“金九”的重要策略。
外环外售楼处人气攀升
9月7日中午,浦东新区唐镇板块保利·天奕售楼处内依旧人气十足——不少看房者放弃休息,围绕沙盘了解项目规划,或跟随销售人员前往样板房实地考察。该楼盘工作人员徐子淇介绍,项目前三个批次新房销售基本完成,备案均价随房源位置、面积略有微涨,仍受购房者青睐,目前正主推即将亮相的第四批次房源,涵盖106平方米、118平方米、120平方米三房两卫,及少量135平方米四房两卫户型。
新民晚报记者在106平方米、135平方米样板房看到,房屋均配备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卧室、卫生间设有多个飘窗,“飘窗能增加住房舒适度,特别受年轻人喜欢。”徐子淇补充道,考虑到65%-70%的意向客户是张江科技园区白领,项目在装修时对非承重墙进行改造,既满足刚需群体“多房间设老人房、儿童房”的需求,也适配改善群体“宽阔客厅共享空间”的偏好,样板房内部分区域还贴心标注“非交付标准”,避免购房者误解。
类似的热闹场景,同样出现在青浦区华新镇、松江区泗泾等板块的售楼处。青浦区华新镇某售楼处销售经理程凇表示,新政出台后,本周末来访量增加30%左右,客户中以非沪籍改善群体为主,他们计划购买三居室——既需兼顾老人居住舒适度,又要靠近孩子学校,咨询时会格外关注户型实用性、周边学校及医院配套,以及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细节;松江区泗泾某营销中心单日来访量约150组,销售顾问王会雷手中的客户登记本已记满信息,“有位浦东客户原本计划在市区买小两居,新政后觉得外环外性价比更高,特意预约来看四居室。”
积极“上车”与理性观望并存
在热闹的看房人群中,不同购房者的需求与顾虑交织,对当下购房的看法差异显著,主要呈现三类态度。
新上海人吴先生是刚需群体的典型代表。他去年6月从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现就职于张江科技园某高科企业,此前因工作年限较短,并未考虑买房。而新政中“非沪籍居民家庭和非沪籍成年单身人士,自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的,在外环外购买住房不限套数”的条款,让他萌生了购房计划。“我现在租住在川沙的老房子,月租3000多元,唐镇这个楼盘紧邻地铁二号线,上下班更方便,计划入手一套106平方米的新房。”吴先生表示,目前已开始对比户型细节,着手筹备购房首付款。
与吴先生的积极性不同,不少改善型购房者虽获“房票”,却因贷款限制陷入纠结。浦东新区居民吴女士家庭在内环内已有两套房龄超20年的住房,新政让他们获得购房资格,计划在地铁沿线买新房改善居住条件,且已看中满意房源,但“不限购,限贷款”的措施让他们犹豫不已:“外环外的好房子总价也要800万元左右,如果不能贷款,只能卖掉一套老房子,所以打算再等等。”闵行区某外环外新盘置业顾问李丽也透露,新政虽放宽购房资格,但“三套禁贷”限制的保留,让不少有多套房的改善型买家“有心无力”:“有几个客户想再买一套房改善,但第三套房没办法贷款,只能全款,资金压力太大。”
更多购房者则保持理性,选择“多看少动”。准备在外环外再次置业的朱洋表示,新政让自己获得了看房资格,会关注楼盘下一批次房源,但不会急于下单,“想再看看后续政策会不会有调整,也对比下周边其他项目的价格和配套”;一直在看房的刘倩倩虽因“公积金可付首付、利率下降”更确定要买新房,却也计划多对比不同房源,“现在二手房挂牌量不少,新房选择也多,没必要急着定”;购房者王铭泽还制定了明确的“优先级”标准:“首先要电梯房,父母年纪大了爬楼梯不方便;其次厨房要宽敞,我爱人喜欢做饭;距离地铁站不能超过1公里,方便我坐3号线上班。”即便遇到符合需求的房源,他仍打算再考察其他选项。
需靠“产品力”实现良性循环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指出,新政落地首周,上海外环外楼市已呈现显著积极变化:外环外在售项目日均来访量较政策前提升40%,日均签署定金合同量大幅增长,两项数据均高于全市平均增幅;二手房市场同样回暖,外环外日均新增购房委托量较政策前增加约20%,日均居间合同量增加约30%;一手住房领域,外环外项目签署的定金合同中,达到住房限购套数后增购住房的居民家庭占比约26%。这些数据直观印证了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尤其推动刚需与部分改善需求加速释放。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临近,严跃进预测,后续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不过他强调,楼盘若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从“依赖政策红利”转向“深耕产品力”——通过优化户型设计、升级社区品质、完善周边配套等方式,进一步凸显外环外楼盘的性价比优势。唯有以优质产品匹配市场需求,才能推动上海楼市实现供需两端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