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这位越南记者朋友能够帮我们转告越南的企业,我们热烈欢迎越南企业和东盟国家企业入驻‘南A中心’(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与我们携手共筑区域人工智能高地。”在今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卢新宁在回答一位越南记者提问时,发出了一封“邀请函”。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9月17日在广西南宁启幕,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东博会有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新设人工智能专馆、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展览总规模约16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今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500亿美元;今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首次系统性构建覆盖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全链条合作框架,实现规则升级……
近年来,在双方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国同东盟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势头。
卢新宁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将重点聚焦经贸合作和人工智能展示两个方面,有含“AI”量高、含“商”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高四个方面的新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盛会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国内和东盟国家的一些硬核AI产品将首发亮相。同时,推出国内首个会展智能体,将于9月13日正式上线,支持8种东盟语言。
“比如越南的朋友用手机扫码进去之后,马上就会匹配出越南语的界面,提供便利的智能服务。”在卢新宁看来,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是今年东博会和峰会把AI作为最大亮点的原因。
从服务国家所需来看,中国始终强调人工智能不应只是少数国家的权利,应该是造福全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因此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普惠计划。第22届东博会、峰会举办之际,正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全面完成谈判、即将签署议定书之时。
“我们都知道3.0版涵盖了九大领域,第一个就是数字经济,这也标志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动能。所以本届东博会突出人工智能主题,就是为了紧扣国家的要求,服务3.0版落地,与东盟国家一起携手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卢新宁表示。
从发挥广西所能来看,今天的广西已经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地理边疆,而是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重要的战略支点。
具体到发展人工智能层面,卢新宁介绍,广西有三个比较优势:一是平台优势。东博会和峰会让广西在过去的21年里积累了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一系列平台和机制;二是通道优势。广西不仅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也是中国14亿人口和东盟7亿人口两个大市场的关键节点,而且有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数字快速通道,建成以后从南宁到河内的网络延时只有3.5毫秒;三是场景优势。广西与东盟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所以广西提出了“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就是把北上广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吸引到广西来集成、适配,再奔赴东盟各国应用。
从回应东盟所盼来看。东盟国家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强烈,近期,我国明确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放在了广西。
“我们在南宁划出7.78平方公里建成了‘南A中心’,至今已经和包括越南在内的8个东盟国家签署了合作意向,在东博会期间,‘南A中心’也是重要的展示场所,欢迎记者朋友们去看一看。”卢新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