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8 22:57:10 股吧网页版
辽宁、贵州加入,“市市通高铁”省份增至12个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李秀中

  全国高铁网络在加快织密,继去年湖北和广西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之后,今年将再新增两个省份。

  9月6日,贵州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如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夯实根基。

  盘兴高铁和沈白高铁两条线路将结束贵州兴义和辽宁抚顺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这样辽宁和贵州两省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全国“市市通高铁”省份增至12个。

  贵州高铁建设突飞猛进

  盘兴高铁设计时速250公里,正线长度约98公里,其中正线桥梁46座,正线隧道38座,桥梁和隧道总占比90.66%。线路自沪昆高铁盘州站引出,经盘州市石桥镇、响水镇、保田镇,进入兴义市清水河镇,至万峰林机场设兴义南站。

  铁路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盘兴高铁是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最后一个项目,项目建成通车后,贵阳至兴义2小时可达,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9月6日,联调联试检测列车在盘兴高铁线路上进行综合测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图

  截至2024年底,贵州全省9个市(州)仅剩黔西南州还未通高铁,兴义市是黔西南州首府所在地,盘兴高铁开通之后,黔西南州接入高铁网,贵州将成为继广西之后西部第二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实际上,贵州近些年高铁建设突飞猛进,一方面高铁建设项目多,高铁运营里程增长快,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二是贵州通过高铁建设大大改善了其交通区位条件,摇身一变成西南地区的高铁枢纽。

  贵州高铁建设始于2008年开工的贵阳到广州高铁。贵广高铁的建成投运使贵州在西南地区率先进入高铁时代,更极大地扭转了贵州的地理劣势,贵州成为川渝地区连接珠三角的必经要道。随后长沙、昆明、重庆、成都和南宁等地到贵阳的高铁线路,构建起了贵州“米”字型高铁框架。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3037公里,新增1035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701公里。“十三五”时期,贵州省铁路营业里程从3037公里增至386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从701公里增至1527公里,新增高铁里程826公里。

  根据《贵州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贵州高铁里程预期达到2000公里左右。今年1月16日,贵州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贵州将建成盘兴、瓮马铁路南段,实现“市市通高铁”。届时,全省高铁通车里程将突破1900公里。

  “市市通高铁”省份增至12个

  在盘兴高铁之前,沈白高铁已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沈白高铁正线全长约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经沈阳、抚顺、通化、白山、延边等地。该线路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东北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4月,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辽宁省交通厅透露,今年,辽宁将加力提速推进沈白高铁项目建设,力争提前建成投用,切实实现全省“市市通高铁”目标。公开资料显示,该线路预计9月30日开通。

  目前,辽宁唯一不通高铁的城市是抚顺,沈白高铁建成通车后,辽宁就将成为全国第11个,东北第1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不仅如此,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也将结束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白山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其实,随着高铁建设从搭建骨架到织密网络的不断扩展,全国“市市通高铁”的省份逐年增加。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有10个省份“市市通高铁”,这10个省份包括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和广西。

  不仅如此,一些省份的铁路规划正在朝着更高的目标加快建设,有的在已经“市市通高铁”的基础上提出“市市通时速350高铁”。

  2023年底,杭昌高铁黄山至南昌段建成通车,江西成为全国首个市市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

  2021年底,赣深高铁开通,广东实现全省“市市通高铁”。广东提出,加速在全省构建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版图。时速350公里的广州至湛江高铁预计年底开通,只剩少数几个城市未开通350高铁,在未来一段时间,广东可望实现“市市通350高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