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发表声明称,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10月日均增产13.7万桶。声明说,鉴于当前全球经济预期平稳,市场基本面稳健,石油库存处于低位,8国决定调整产量。为维护石油市场稳定,8国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
“欧佩克+”年内多次增产
后续或提速
今年以来,“欧佩克+”(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已经多次实施增产计划。
4月初,“欧佩克+”的一份增产声明掀起市场波澜。“欧佩克+”宣布将于5月实施相当于3个月增量、总计41.1万桶/日的产量,相较原计划的13.8万桶/日,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5月3日,“欧佩克+”再次发布声明,自6月起主要产油国继续日均增产41.1万桶。7月初,“欧佩克+”部分成员国举行线上会议,最终决定自8月起日均增产54.8万桶原油。
“欧佩克+”多次增产的背后逻辑在于其策略已经从减产保价转向争夺市场份额。时间回溯至2023年和2024年,“欧佩克+”曾推出两轮减产,以防止需求羸弱严重拖累油价。
“截至9月的这轮增产,是为了填平2024年220万桶/日的减产的影响。可能在10月启动的新一轮增产,则对应2023年总量约为166万桶/日的这轮减产。”隆众资讯原油分析师李彦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对于“欧佩克+”后续动作,李彦判断,“欧佩克+”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增产计划,第二阶段增产只是时间问题,不排除后期有加速可能。
供给过剩风险加剧
油价下行压力大
年初以来,受地缘局势反复、美国贸易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油价波动较大。同时,“欧佩克+”的供给调整和新能源替代速度加快,导致供需面宽松,油价整体下跌。
最新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已连续三日下跌。9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1.87美元,跌幅为2.54%;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5.50美元,跌幅为2.22%。

“10月这样的增产力度较为温和,但不排除和第一轮增产一样,后期提升单月增产力度。无论怎样,长线来看,都将持续推升供应过剩压力。”李彦说。
展望后市,李彦认为,随着增产操作的推进,全球原油供应过剩迹象将愈发明显,也将给国际油价带来长线利空压力。因此今年9月至12月,国际油价难有新的冲高表现,2025年年内高点可能已经出现,难以再次被刷新,第四季度大概率仍在低位区间运行。
高盛分析师萨曼莎·达特在报告中表示,当前原油市场的供过于求局面正不断加剧。
瑞银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目前将维持在每桶60美元—70美元的高位区间,但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向该区间的低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