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许,记者所在埃及开罗扎马利克区的一家连锁超市刚开门,几名家庭主妇推着购物车鱼贯而入。货架上挂着“降价”的标牌,一升全脂牛奶的价格为37.95埃镑(1美元约合48埃镑),比几个月前便宜近1/4。38岁的萨玛尔挑了两瓶牛奶放进购物车,眼里闪过一丝轻松:“价格优惠了,孩子早餐又可以喝牛奶了。”另一名顾客法蒂玛笑着说:“一公斤牛肉不到390埃镑,价格变得更实在了。”
在开罗老城区的一家大饼作坊里,店主哈桑将一块块面饼摊开,放在电子秤上过秤。墙上贴着政府统一的价目表:每公斤面粉18埃镑。哈桑说:“以前每公斤面粉28埃镑,我们购买食材压力大得很。现在便宜了,政府会派人检查,大家买得安心,我烤得也踏实。面粉价格稳定,大家才能吃得舒心。”在吉萨的一家家电商场里,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电器上贴着醒目的“降价10%”的贴纸。在一家汽车门店内,许多车型的价格下调两三成。销售人员表示:“政府鼓励商家让利给顾客,价格降下来,市场更有活力。”
近一段时间以来,埃及政府力推“降价倡议”,通过政府与商家合作进行供应链调控,政府保障进口原料供应和外汇支付,商会协调零售商同步让利,监管部门通过标准化机制等保障执行,努力让民众获得一定实惠,帮助中低收入家庭减轻生活压力。各省商会和广大商家响应倡议,仅8月4日开始的“夏季大促”活动就有2134家门店参与,提供10%至50%不等的折扣。开罗商会总负责人艾曼·阿什里表示:“降价倡议及时且有策略性,为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价格亲民的商品。”
埃及政府相应推出了配套的“国家商品交易所”机制,涵盖粮食、饲料、化肥等基本商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价格波动;国家粮食采购机构则加大进口力度,确保粮食储备超过6个月。埃及新财年预算还将补贴、补助和社会福利支出提升至7326亿埃镑,并上调公共部门最低工资至7000埃镑。这些措施与“降价倡议”相辅相成,增强了市场信心,提高了民众消费能力。
根据埃及中央公众动员和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埃及7月城市年通胀率为13.9%,处于2025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物价回落背后是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港口积压的货物逐渐清关、埃镑对美元汇率走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趋稳等。
当前,埃及的民生压力依然不小。为应对进口商品依赖度高、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上升等挑战,埃及正逐步推动补贴制度改革,计划将部分商品补贴转为现金补贴,提高精准性和效率;同时加快财政整顿,逐步降低公共债务率,争取实现预算盈余。埃及政府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合作,以期获得新一轮融资支持,并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进一步保障民生。
(本报开罗9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