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网光伏讯,意大利环境与能源安全部(MASE)近日宣布,在“Fer X Transitorio”计划中引入光伏专项招标“非价格”标准,明确要求参与项目必须使用“非中国制造”组件。
自2025年8月27日起,意大利环境与能源安全部(MASE)发布的“MASE No. 220/2025”法令正式生效。该法令为单体容量不超过1兆瓦(MW)的光伏系统开设了特殊招标通道,明确要求使用“非中国制造”部件的光伏系统才能参与招标。
根据法令,参与招标的光伏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关键条件:
光伏组件不得在中国组装;
光伏电池不得来自中国;
逆变器不得为中国生产;
其他核心组件:至少一项其他核心组件(如支架、接线盒等)必须符合“非中国”要求。
此外,根据2025年5月23日颁布的欧盟实施条例2025/1178附件,至少一种其他组件不得源自中国。投标人在投标申请时必须提交承诺函,保证符合上述产地要求。
如果没有遵守上述规定,将无法获得意大利的补贴。
作为老牌光伏市场,意大利很早就开始鼓励建设光伏发电系统,2011年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了9.5GW,此后因为政策急刹车又陷入低谷。
近几年,在中国光伏企业先进的产品吸引下,意大利光伏新增装机再次高速增长,2024年意大利新增光伏装机容量6.79GW,同比增长30%,超过70%的光伏组件进口自中国,使全国累计装机达到37.08GW。
其中,大型地面电站新增3.045GW,同比增长163%;工商业领域的20kW至1MW级别光伏系统新增1.96GW,同比增长8%;住宅光伏市场(低于20kW)新增装机1.78GW,同比下降21%。
截至2025年7月,意大利累计太阳能装机容量已突破40GW,投入运行的太阳能系统超过200万套。
显然,本次新规会在短期内对中国光伏企业在意大利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意大利本土并没有成熟的光伏产业链,较为有限的市场,也很难吸引企业在此投资建厂,后续在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压力下,可能会放宽相关标准甚至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