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罗博特科(300757.SH)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这一意味着又一家A股光伏企业即将赴港IPO。
公司表示,此次赴港上市将有利于加速产能提升、全球服务能力提升,夯实全球化战略发展,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具体推进工作,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截至9月8日,罗博特科总市值突破400亿元大关,股价高达252.80元。就在前几日,公司股价于8月29日刚刚创下293.88元/股的历史新高。
此时推动H股上市,对于罗博特科来说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双轮驱动:业绩下滑,拓展海外市场
资料显示,罗博特科成立于2011年,是光伏电池片自动化设备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以“清洁能源+泛半导体”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电池、光电子及半导体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在2020年通过并购ficonTEC 80%的股权,跨入半导体及光电子领域。
在光伏领域,受近年来全球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与价格下行的影响,罗博特科的业绩亦遭受大幅波动。公司光伏设备业务自2023年Q4起逐渐放缓,2024年Q4尤为明显。主要是下游市场需求放缓,新增订单乏力。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5.7亿元,较上年同期明显减少。
为应对国内光伏市场波动,罗博特科正将目光转向海外,积极布局印度等潜力市场。公司计划推出具有竞争性的高效电池配套核心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力争以海外订单弥补国内业务缺口,为光伏装备板块提供新支撑。
业绩下滑:上半年净利暴跌161.47%
业绩方面,在2024年,罗博特科全年实现营收11.06亿元,同比下降29.60%;归母净利润6388.55万元,同比下降17.17%。
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降至2.49亿元,同比下降65.53%;归母净利润则亏损3333.02万元,同比下降161.47%。
罗博特科表示,今年上半年其营收规模出现下滑,主要归因于光伏行业下游产能过剩、整体市场需求呈现萎缩态势,国内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步伐明显放缓,导致新增订单缺乏足够动力,公司在手订单大幅下滑。
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降至27.76%,同比减少3.15个百分点;净利率则为-13.34%,同比大幅下滑276.49%。另外,其三费支出总计8228.76万元,占营收比高达33.11%,同比增幅达361.43%。
现金流方面,公司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持续为负。不过,虽然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4.2万元,但较上年同期的-2.75亿元已有大幅收窄,同比增加94.41%。
在风险层面,罗博特科正遭遇多重困境。当前光伏行业全产业链陷入全面降价潮,多晶硅等多个环节价格跌破成本线,组件开标价格也一路走低。同时,行业产能扩张步伐明显放缓,投产、开工及规划项目数量同比降幅超75%,项目终止、中止或延期情况屡见不鲜。
此外,公司应收账款高企。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同比增幅50.97%,应收账款/利润比例高达758.42%。
公司表示,这是由于“下游客户受到行业产能过剩、需求萎缩等行业整体状况下,客户回款有所放缓”所致。
光电子业务:打造新增长点
为应对光伏行业的挑战,罗博特科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光电子业务板块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突破。
报告期内,光电子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017.76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4.54%。主要项目为公司会同ficonTEC为法雷奥提供的车载相机装配站项目。
随着AI对算力需求的驱动,光子领域硅光、OIO、CPO等技术方向快速发展,公司将迎来绝佳的产业机遇。公司高度重视行业发展机遇,对ficonTEC持续赋能,提升团队专业人才的效能。
赴港上市潮:A+H模式受青睐
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迎来一波赴港上市潮。除罗博特科以外,多家光伏企业已宣布计划或已递交申请,寻求“A+H”双平台布局。
今年8月25日,阳光电源发布公告,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已启动港股上市筹备,计划24个月内完成发行。
今年8月20日,英发睿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拟赴港IPO,拟募资用于印尼基地建设、技术研发及流动资金补充。
今年4月28日,晶澳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其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
值得一提的是,钧达股份于今年5月8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募集资金净额约12.9亿港元,是首家实现A+H两地的上市的光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