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9月9日消息,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杭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强链补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软件企业(以下简称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招引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引育头部整机企业3—4家,新增领域内企业主体100家以上,总量超300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以上。
《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决策和控制技术、智算芯片和基础软件技术研究,开展核心动力部件、高精度减速器、精密传动零件技术攻关,推动电子皮肤、六维力传感器等高端传感器研发,加快高能效关节模组、灵巧手等集成式部件产品化,支持固态电池等高性能电池、轻质合金等新型材料研发。充分发挥视觉智能等领域龙头企业创新优势,支持视觉智能体研发;支持增材制造、车床、压铸等先进制造业企业参与机器人产业链技术攻关,提升生产制造能力。力争到2027年形成10个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少于10个。
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支撑。支持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虚拟或真实环境测试训练场,促进形成数据采集管理规范,加快突破真机数据清洗、蒸馏、增强及虚拟数据生成等技术,形成一批高水平具身智能数据集,对被评定为国家级的数据训练场给予100万元奖励。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采购符合条件的数据产品及服务的,按照年度采购金额30%、最高30万元给予补助。
强化整零协同发展。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整零协同”推进机制,每年开展产业链对接会不少于2场,促进整机企业与零部件、软件企业在研发、制造、采购等层面深度合作,形成安全可靠的配套体系。整机制造企业采购非关联零部件、软件企业产品年度采购量达100万元的,按年度采购量的10%予以奖励,单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入非关联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采购目录,且连续2年销售额均超过1000万元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积极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围绕工业制造、市政巡检、医疗康养、文旅服务、教育科研、生活服务等领域,搭建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发布场景应用需求和解决方案清单,着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的“样板间”和“体验中心”。每年开展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征集及对接活动不少于1场,至2027年建成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100个以上,评选“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30个,入选省级及以上应用示范场景15个以上。支持符合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应用于公共场所,支持将优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应用,推动更多商业化应用落地。每年评选10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单个典型应用场景按实际投入的50%、予以最高10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