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上市公司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截至8月31日,全省883家A股上市公司均如期披露中报,整体经营业绩稳步改善,多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内,广东省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4万亿元,同比增长6.3%,远超全国0.09%的增速;净利润4001.16亿元,同比增长2.63%,略超全国2.59%的平均水平。制造业保持增长动能,消费领域持续回暖,境外收入、资本性支出、研发投入等关键指标表现突出。
产业板块多点开花制造业与消费市场协同增长
制造业作为广东经济的压舱石,上半年延续增长态势。全省6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4万亿元,净利润172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6.3%,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细分领域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领域表现尤为抢眼,225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净利润491.7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9.6%和15.5%,其中26家印制电路板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增71.9%,以91.13亿元的业绩成为行业亮点。机械设备领域同样稳健,191家公司营收7692亿元、净利润706.11亿元,同比增长9.6%和5.6%。
此外,15家汽车制造公司营业收入4538.66亿元,同比增长18.1%,净利润150.89亿元,同比下降12.1%;30家医药制造公司营收微增0.89%至922亿元,净利润下降10.5%至81.3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74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公司成功扭亏为盈,营业收入581.25亿元、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0.9%,成为制造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多个领域呈现积极态势。文娱、租赁和商务服务领域17家公司虽营收微降1.1%至673.8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大增63.3%至10.29亿元;52家家电家居公司表现稳健,营收4990.94亿元、净利润48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5.2%;农林牧渔领域中,2家畜牧业上市公司营收509.69亿元、净利润34.78亿元,同比增幅达7.5%和185.7%,增速显著;17家食品制造和加工公司营收1056.05亿元、净利润85.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和7%;6家美容护理公司营收130.71亿元、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0.5%和18%,展现出消费升级的活力。
关键指标表现突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广东上市公司在资本性支出、研发投入和海外收入等关键指标上均表现亮眼,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资本性支出方面,上半年全省上市公司合计达3163亿元,同比增长2.8%,大幅高于全国-11.3%的平均水平,反映出企业投资信心稳步回升。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资本性支出694.2亿元,同比增长22.3%;汽车制造业更是以826.6亿元的资本性支出和51.7%的同比增速,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力,彰显出行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随着上市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新技术、新产品助力企业加速拓展新市场,科技创新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广东全省848家上市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1589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远超全国3.2%的水平,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3.7%,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成为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同比增速分别达46.7%和11.4%,为行业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海外市场拓展成果丰硕,境外收入表现抢眼。上半年,全省47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海外收入8327.47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全国10.5%的平均水平。其中,425家民营出海企业贡献了7661.45亿元的境外收入,占比分别达89.1%和92%,成为海外市场的主力军。细分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海外收入分别达3454亿元、2198亿元和15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7%、14.5%和42.6%,展现出广东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分红与并购重组亮点纷呈
政策引导下,广东上市公司分红机制不断完善,中期分红成为市场亮点。为落实新“国九条”关于一年多次分红的要求,广东证监局推动辖区上市公司开展中期分红,联合多方力量推动建立常态化分红机制。
截至目前,广东辖区(不含深圳)已有74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同比增加4家,合计分红160.69亿元。其中,美的集团以37.98亿元的分红金额领跑,海天味业、分众传媒、华利集团紧随其后,分红金额均超10亿元。另有22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粤海饲料、鸿利智汇、德联集团、科顺股份4家公司股利支付率更是超100%,充分体现了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力度。
市场人士指出,当前A股的“分红热”,既是政策引导的方向,也是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更离不开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的支撑。长期来看,这一趋势对提升市场内在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并购六条”实施一周年来,全省超250家上市公司披露或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超1500亿元,其中超6成属于战略性产业;披露或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持续位居全国首位。
并购重组在畅通科技资本循环、加速产业链强链补链、助力传统产业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TCL科技半年内实施两起百亿级产业并购,快速获取显示领域核心技术;立讯精密44亿元收购闻泰科技子公司,补足安卓生态ODM系统集成资源;瀚蓝环境111亿港元收购粤丰环保、华润三九61亿元收购天士力,提升产业规模与竞争力;*ST松发80亿元收购恒力重工、格力地产与免税集团资产置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化解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