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9 20:41:41 股吧网页版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智能电混旗舰领克10EM-P上市透露出哪些玄机
来源:证券日报

  9月8日晚间,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克”)举办领克10 EM-P上市发布会,作为领克首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领克10 EM-P以全系标配智电四驱系统、激光雷达,率先搭载英伟达Thor辅助驾驶芯片及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舱系统的硬核配置,标志着领克正式迈入全面智能2.0时代。在发布会后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领克管理层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的采访,就公司近期新品上市、发展战略等问题与记者进行深入沟通。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从产品定义到定价的“双向奔赴”

  领克副总经理穆军透露,领克10 EM-P的定价与配置调整,全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预售初期,车型仅规划三个Ultra版本,但大量用户反馈“无需配置拉满”,研发与销售团队紧急讨论后快速推出Halo版本,通过细微配置调整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四驱的享受、两驱的价格”,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总经理林杰用这句话概括定价逻辑。领克希望通过市场化定价与用户响应,将高端先进技术普及化,让消费者以更具性价比的价格获得越级产品体验。这种用户导向还体现在产品细节的每一处。设计上,领克10 EM-P摒弃此前部分车型的极简风格,将领克设计DNA深度融入。例如在配置上,除全系标配四驱外,车型提供120km与240km两种纯电续航版本,满足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双重需求,辅助驾驶则直接搭载千里浩瀚H7方案,Ultra版本算力与感知能力行业领先,同时首发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舱系统,实现“两步操作解决80%需求”的便捷交互,生态圈覆盖无界操作、车机装载与手机互联,AI功能更预留广阔拓展空间。

  林杰强调,领克10 EM-P的用户共鸣,源于品牌9年来与154万用户的双向奔赴。从燃油车时代推出首任车主终身质保,到权益可过渡至全新车型带动用户置换,领克早已超越卖车的单一维度,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认同。正如部分用户为等待领克10 EM-P插混版本,迟迟未入手其他车型,这种信任成为品牌持续前行的核心动力。

  锚定智能电混赛道技术与战略双进阶

  作为领克品牌旗舰级产品,领克10 EM-P的推出不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是品牌技术沉淀与战略升级的集中体现。

  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研究院院长康国旺指出,车型从研发初期就确立全能性能目标。底盘采用最优悬架形式,搭配采埃孚DPS精准转向系统,四驱则成为“532(5米长、3米轴距、20万级)轿车的标配”。这在同级车型中绝无仅有,能同时提升操控安全性与能耗表现。

  智能领域,领克10 EM-P的突破尤为显著。辅助驾驶方面,千里浩瀚H7方案不仅搭载激光雷达,更实现“人机共驾”功能——用户可通过油门调整车速,无需退出辅助模式,城区NOA能根据周边车辆速度动态推荐车速,泊车更是支持“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覆盖,从小区车库自动出库到公司车库自动停靠,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康国旺以实测数据举例,领克900的泊车辅助使用率极高,夜间车库泊车成功率远超人工,“解决用户痛点、符合驾驶习惯,才是好的辅助驾驶。”

  战略层面,领克正通过“向宽发展”与“协同布局”巩固优势。能源形式上,品牌不局限于纯电或插混,而是燃油、插混、纯电全覆盖,小型纯电车型也已纳入规划;渠道上,领克与极氪在四五线城市推行协同发展,借助领克现有经销商资源推行代理制,实现全国价格统一的同时,降低建店成本、提升服务覆盖,加速渠道下沉;技术上,极氪与领克合并后,三电、智能驾驶等技术实现共享,如英伟达Thor芯片先于极氪车型首发,再应用于领克900与10 EM-P,规模化应用不仅降低成本,更推动软件迭代速度提升。

  对于未来市场,林杰判断,插混市场仍有广阔空间。他表示,消费者已清晰认知纯电续航100多公里的插混足够日常使用,用油也比燃油车更省,而领克的新EM-P技术通过饱电行驶、高速油电并驱、市区以电为主的逻辑,比传统欧洲PHEV更节能,也比增程车型更适应全场景。目前,领克08 EM-P已进入欧洲市场,凭借能耗优势获得当地经销商与用户认可,未来品牌将继续深化欧洲布局,同时探索HEV市场可能性。

  据林杰透露,领克品牌接下来将冲刺月销4万台目标,下半年还将推出全新领克07、08等车型,同时持续深耕汽车运动赛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