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9日电(万令轩)9日,新华“太湖对话”(第三期)高端访谈在北京举行,活动聚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深入探讨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林文在访谈中表示,人文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包括以文化提升驱动经济发展,依托资源禀赋实现特色化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推动产业与经济迭代升级,而提升意识、更新观念是促进人文经济学发展的关键。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林文(赵家熹摄)
目前,无锡拥有18家省级以上挂牌文化产业园区。郭林文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和无锡梅村二胡产业园为例指出,前者紧扣“数字化+影视”主线,构建了集创作、拍摄与后期制作于一体的产业链;后者深耕传统乐器领域,占据了全国二胡中高端市场25%的份额,展现出“小而精、特而强”的发展特色。
郭林文认为,无锡相关园区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文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呈现出定位清晰、产业链完整、社会效益突出和政策支持有力四大特征,高度契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评审标准。
为更好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郭林文建议:一是加快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重点在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创新方面抢占高地;二是全面提升园区公共服务水平,构建覆盖金融、人才、技术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园区向产业生态化高级阶段演进,打造要素齐备、企业协同、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旅游度假区建设方面,他建议进一步丰富度假功能、提升品牌知名度、深化文旅融合,通过推出更多体验型休闲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他强调,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集聚效应和生态构建,无锡呈现出“硬核科技和柔性人文”相辅相成、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局面,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样本与发展范式。
据了解,新华“太湖对话”高端访谈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无锡市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依托中国经济信息社专业的智库团队及丰富的专家资源,助力无锡引进高端智慧、集聚创新资源、促进项目对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