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周亮)9月9日,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落成暨试验能力发布会在广州市从化区召开。
作为我国首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商业航天动力系统测试平台,该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国内中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可回收技术研发迎来关键地面验证支持,为火箭动力系统从研制到量产提供全过程试验保障。
活动期间,中科宇航副总裁杨浩亮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力箭二号运载火箭首飞箭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全箭总装,进入总测阶段,计划今年四季度执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发射任务。

中科宇航副总裁杨浩亮,周亮摄
打造国际协同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
谈及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的主要定位,杨浩亮表示,该中心核心设施包括200吨级与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工位,以及400吨级液氧煤油动力系统试车台。未来,中心将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开放共享,打造国际协同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助力全球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杨浩亮提及,该试验中心地处广州市从化区核心位置,被列入2023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其高效落地与快速投用离不开政府部门在政策及资源方面给予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从化区政府全力支持项目的建设,成立专班负责各项工作的推进,并在区领导的工作会上逐项解决难点、堵点,全力以赴加快项目落地。“后续,我们计划将航天科技与科普教育、现代农业及生态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将带动研学、文旅、新质生产力和高新技术发展。”
此次试验中心的落成本身也是中科宇航产业链协同布局的重要一环。杨浩亮透露,中科宇航目前具备了覆盖中大型火箭研发、生产、试验、总装及发射一体化能力。公司在北京、广州、西安、绍兴等地均有布局,能力覆盖火箭和发动机的研发、试验、生产及发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全流程覆盖能力为后期发射服务履约提供了重要支撑。”杨浩亮称。
力箭二号火箭预计今年首飞
中科宇航的商业发射计划也将进入密集期。杨浩亮表示,中科宇航今年有6-8次的力箭一号火箭发射计划,力箭二号火箭今年也将首飞,从9月开始基本“月月有发射”。
“发射保障能力已经同步跟上。”他介绍,今年7月,中科宇航在酒泉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力箭火箭总装测试厂房正式投入使用。力箭二号专有发射工位也即将建设完成。“最近的发射都将在我们自建的发射工位进行。随着我国海上发射技术不断成熟,公司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完成首次海上发射。”杨浩亮称。
作为年内核心任务,力箭二号火箭的研制进展备受行业关注。杨浩亮透露,力箭二号运载火箭首飞箭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全箭总装,进入总测阶段。“力箭二号计划今年四季度执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发射任务,未来将成为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和空间站低成本货运的主力火箭,显著提升国家进入太空的效率及经济效益。”杨浩亮表示。
谈及当前商业航天市场格局,杨浩亮认为,全球航天商业市场规模非常庞大,自埃隆·马斯克组建星链后,我国也加快了星座组网布局。目前中国在与美国在该领域存在竞争,卫星发射将进入常态化发展过程,中国商业航天仍任重道远。
可回收火箭技术作为商业航天降本的关键,也是行业攻关的核心方向。杨浩亮称,当前,国内各家商业航天公司都在攻克火箭可回收技术。火箭回收技术的核心是发动机技术,它需要实现变推力和多次点火。“力擎一号、力擎二号是我们自主研制的高性能、轻质化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针栓式喷注器及高转速涡轮泵技术,可为可重复使用火箭一、二级和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提供动力。”
让更多航天技术能够普惠民生
在推动商业航天技术突破的同时,“让航天技术普惠民生” 是中科宇航始终坚持的方向。
杨浩亮称,中科宇航坚持以可重复使用关键技术创新为牵引,稳步推进集束式回收技术路径的工程实践,并前瞻性布局太空旅游等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杨浩亮介绍,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是公司布局太空旅游的核心产品。该款飞行器具备30次以上重复飞行能力。“该款飞行器既能为客户提供安全、高可靠、低成本的太空旅游服务,也可作为太空科学研究实验平台,用于解决微重力、空间辐射等空间环境关键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支撑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重大战略项目实施。”
他进一步描述太空旅游的具体场景:乘客乘坐该飞行器可攀升至距地表100公里高的卡门线,体验约四分钟的失重感,透过全景舷窗俯瞰地球的蓝色弧线,此后通过伞降方式安全着陆,乘客平安返回地球。“未来,公司目标是让每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太空旅游。”
除了太空旅游,航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已落地。杨浩亮指着展台里面的太空育种的水稻等种子介绍,“中科宇航已在发展太空农业,除了‘上天’开展育种实验,我们在地面也有配套布局 —— 在从化试验中心周边,已规划建设航天科普展厅、太空农业示范区、太空荷花观赏区及太空果树种植示范区,让民众直观感受航天技术对农业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