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9月9日消息,在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8日未能通过国民议会信任投票后,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接受了总理贝鲁代表政府递交的辞呈。
此前,据法新社9月8日报道,即将辞职的法国内政部长布鲁诺·勒塔约8日晚宣布,为防范“封锁法国”社会运动可能引发的骚乱,10日将动员约8万名宪兵和警察参与维持秩序。
报道称,勒塔约在法国电视二台说:“我们绝不容许任何封锁、任何暴力,以及任何明显的抵制行动。”
这位法国共和党主席严厉谴责“不屈的法兰西”党及其领导人让-吕克·梅朗雄,指责其企图“煽动法国民众愤怒情绪的火焰”。他斥责称,对于“不屈的法兰西”党来说,“正试图营造一种暴动的氛围”。
勒塔约在分析10日运动的起因与演变时指出,“最初这只是一场公民自发动员”,但“随后被极端左翼势力劫持和利用”。
勒塔约表示担忧10日可能发生暴力行动。政府预计将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多种形式的抗议行动,包括封锁火车站、炼油厂、交通干道,破坏自动测速雷达设备以及举行传统示威活动。

▲9月8日,南特省民众聚集在市政厅外庆祝法国总理贝鲁下台。(法新社)
报道还称,情报部门强调,这场“横向化”、无领袖的运动难以预测其发展态势。一名安全部门消息人士上周末指出,在“普遍不满与愤怒”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在自行其是”。
勒塔约8日晚明确表示,参与行动的警察与宪兵“将接到非常明确的指令,那就是保持强硬”,且一旦发现涉嫌违法行为,“必须最大限度实施拘捕”。
报道又称,梅朗雄在回应勒塔约的言论时表示:“内政部长正在向法国人民宣战。”
另据报道,8日晚间,法国数千名示威者响应“封锁法国”运动的号召,在各地市政厅前庆祝贝鲁政府倒台。据警方消息,200场动员活动共聚集了1.1万人。
在波尔多,其中多为青年的百余人在听闻贝鲁政府倒台的消息后欢呼雀跃。30多岁的马蒂尔德高呼:“我们必须被看见,太多人已忍无可忍,对马克龙失去信任。”
中国驻法国使馆紧急提醒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9日发布紧急提醒如下:
综合媒体报道,9月8日,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在国民议会举行的信任投票中未获通过,贝鲁将代表政府于9月9日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9月10日的“封锁法国”运动(Bloquons tout le 10 septembre)预计将严重影响全法特别是巴黎地区的公共交通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预计全法将部署8万名警力应对可能发生的暴力活动。9月18日,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内的部分行业也将举行罢工和示威,巴黎主要机场预计将有四分之一的航班被取消。
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再次提醒旅法中国公民特别是来法游客密切关注航班信息和当地安全局势,远离游行示威区域,减少非必要外出特别是夜间单独出行,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如遇突发情况,请尽快离开现场,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及时报警并联系中国驻法国使领馆寻求协助。
新闻多一点
总理频换人,法国怎么了
新华社北京/巴黎9月9日电在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8日未能通过国民议会信任投票后,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接受了总理贝鲁代表政府递交的辞呈。
贝鲁将成为马克龙总统任期内下台的第六位总理,也是法国一年多以来第三位辞职的总理。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贝鲁的辞职表明法国再次陷入“政治瘫痪”,暴露出法国高福利体系难以维系和实质性改革难以推进两大治理难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欧洲政治和治理困境的缩影。
陷入“政治瘫痪”
贝鲁8日下午在国民议会发表关于法国公共债务情况的政策演说,并就此向国民议会寻求信任投票,最终获194票支持、364票反对,未能通过信任投票。按照相关法律,贝鲁必须辞职。

9月8日,法国总理贝鲁在位于巴黎的国民议会内发表演讲。新华社发(奥雷利安·莫里萨尔摄)
法国舆论此前普遍认为贝鲁下台难以避免,其导火索在于他提出的削减财政支出计划。今年7月,贝鲁公布法国2026年预算草案,计划在2026年冻结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的年度涨幅,以及撤销部分公共机构或减少人员编制等,从而防范公共债务风险加剧。这些方案引发较大争议。
法国总统府8日表示,总统马克龙将在未来几天任命新总理。法国舆论认为,在当前政治气候下,马克龙想找到可以团结各方的人选难度不小。
去年6月和7月,法国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新一届国民议会呈现左翼、中间派、极右翼“三足鼎立”格局,法国政治呈现碎片化和极化态势。左翼政党联盟“新人民阵线”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掌握的席位总数超过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联盟,导致法国政府在议会中缺乏稳定多数支持。
在此背景下,法国一年多来已有三位总理接连辞职。去年7月,时任总理阿塔尔在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后提出辞职。去年12月,时任总理巴尼耶执政仅约三个月就遭国民议会弹劾而辞职,巴尼耶政府成为1962年以来首个被议会推翻的法国政府。
多家国际媒体报道称,贝鲁政府下台表明法国再次陷入“政治瘫痪”。有分析甚至认为,法国正面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
两大治理难题
分析人士认为,贝鲁在信任投票中遭遇惨败再次暴露法国两大治理难题。

9月8日,时任法国总理贝鲁在位于巴黎的国民议会内发表演讲。新华社发(奥雷利安·莫里萨尔摄)
一是高福利带来高债务,体系难以维持。贝鲁的下台和削减福利直接相关。法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福利国家,然而近年来受生产力下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影响,高福利体系给公共财政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
法国审计法院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2024年社保系统赤字达153亿欧元,并预计在2025年扩大至221亿欧元。贝鲁8日在国民议会的政策演说中说,为维持高福利体系以及满足安全和公共卫生支出需要,法国政府在过去50年间“借债成瘾”,把财政超支当“家常便饭”。
二是政治妥协缺失,实质改革难推。法国媒体认为,贝鲁政府的境遇再次凸显当前法国政治力量间缺乏妥协。英国《卫报》一篇评论文章指出,法国各政党一贯不会通过妥协来推进改革。执政党提出的改革方案,总会遭遇在野党和其他利益团体的阻挠。
例如,时任总理巴尼耶去年为争取议会通过2025年财政预算案向国民联盟作出让步,却被左翼嘲讽为“在极右翼监督下”工作。马克龙自第一个总统任期以来,多次力推被认为对法国长远发展有利的养老金改革,但屡屡引发大规模抗议,导致改革难以取得实质进展。
“命运的十字路口”
贝鲁在8日的演说中表示,法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继续沿用惯常的政治套路,任由现状持续恶化毫无改变,直至不可挽回的危机降临,(国家)走到悬崖边缘。”
有媒体分析认为,法国确实“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近年来,法国经济增长疲软,种族歧视加剧,社会不公现象增加,国家综合竞争力呈下滑态势。法国民众对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失去信心,民粹势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期多项民调显示,仅有约15%的法国受访者对马克龙执政有信心,创马克龙第一任期以来新低,约64%的受访者要求马克龙辞职,创下新高;约33%的受访者希望新的法国总理来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联盟或其政治盟友。
马克龙之前,法国民众在总统选举中曾先后选择了右翼共和党人萨科齐和左翼社会党人奥朗德,在传统左右两党都没有交出让人满意的执政成绩后,民众又选择“中间派”的马克龙。
如今,在马克龙支持率一路走低背景下,2027年总统选举如何选择,这是摆在法国社会和民众面前的一道难题。
法国之困在一定程度上也映照出当前的欧洲之困。欧盟经济头号“引擎”德国同样出现福利体系难以为继的问题,德国总理默茨日前公开表示,德国的经济能力已无法持续负担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极右翼民粹力量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欧洲多国政坛崛起,欧洲政治碎片化趋势加剧。分析人士指出,若极右翼民粹力量继续扩张,可能导致欧盟决策机制陷入僵局,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
来源:参考消息、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