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00:45:01 股吧网页版
牛市“中场休息”?机构激辩A股后市:“牛回头”行情不改牛市本色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栗鹏菲

  近期A股市场波动显著加剧,板块轮动速度明显提升,投资者情绪在快速上涨与震荡调整之间反复切换。八月市场在流动性改善与业绩兑现的双重驱动下延续上行态势,科技成长板块在产业周期与政策扶持的共振下表现强势。然而进入九月,行情逐步由单边上涨转入震荡整固,市场风格面临再平衡压力。

  华夏基金策略团队表示,对市场长期向好持乐观态度,但认为延续八月单边上涨行情的难度较大。富国基金则表示,“牛回头行情”不改牛市本色,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之下,AI作为市场一大核心主线的地位短期很难被取代。

  市场步入震荡整固期,风格再平衡渐成共识

  回顾八月市场行情,易方达基金经理余海燕指出,在流动性改善与业绩兑现的双重驱动下,市场延续了上行态势。具体而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叠加国内政策的协同发力,共同强化了市场对宽松环境与经济韧性的预期。在此期间,以AI算力、通信设备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在产业周期与政策扶持的双重助力下领涨市场,而红利资产则因资金轮动影响,表现相对平淡。

  外部环境上,余海燕分析认为,关税谈判的延期落地有效缓解了短期压力,同时美联储的鸽派转向提振了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市场交投活跃,成长风格显著占优。

  然而进入九月,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余海燕认为市场或将进入震荡修复阶段,结构性特征依然明显,但市场风格可能向价值板块有所平衡。其分析指出,经历前期快速上涨后,权益资产交易拥挤度已有所上升,小盘成长与大盘价值风格间的收益分化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历史经验显示,极端成长行情后往往伴随价值风格的阶段性表现。

  华夏基金策略团队也持相近观点。他们分析称,自八月底以来,市场已从快速上涨逐渐转入震荡整固,涨速明显放缓。尽管对市场中长期趋势保持乐观,但团队认为复制八月单边行情的难度较大。科技赛道短期表现已较为充分,市场上行需要更多增量因素催化,内部结构则可能通过“高切低”的方式实现轮动。

  “高切低”机会受关注,港股科技板块现补涨逻辑

  在市场风格再平衡的背景下,多家机构开始关注板块间“高切低”的配置机会。华夏基金策略团队表示,尽管经过近期调整,部分行业高估值和高拥挤度情况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预警区间,AI方向短期或仍处于波动阶段。在此情况下,前期涨幅落后、估值较低的行业如游戏、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及农业等可能阶段性占优。

  除低位板块外,机构仍建议关注科技等基本面占优的板块以贡献组合弹性。尤其值得留意的是,港股科技板块正显现出多重补涨逻辑。华夏基金策略团队分析认为,美国新一轮降息周期如启动,将利好外部流动性敏感型资产,此前受压制的港股科技股有望受益。此外,龙头企业最新季报中云业务收入与资本开支超预期,也有助于板块估值从“内卷叙事”回归“科技成长叙事”。加之AI行情正逐渐由硬件向上游应用扩散,互联网平台作为生态完善、场景丰富的应用落地端,有望率先受益。

  某券商策略团队成员则秉持不同见解,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高切低”策略实则暗藏低估陷阱,相比之下,“高切次高”才是更为明智的选项。经验数据表明,在牛市经历调整前表现突出的行业,于调整过后通常仍能保持不输于大盘的整体表现,尽管其增长速度大概率会有所放缓。

  同时,上述人员强调,牛市早期往往是动量效应最强的时候,“高切低”往往会导致错过弹性。即使“高切低”能够带来超额收益,也往往发生在牛市的尾声,现在还远远没到“高切低”的时候。

  产业趋势仍是长期主线,“牛回头”不改牛市本色

  尽管短期市场面临整固,但不少机构强调,产业变革带来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富国基金鲜明地提出,“牛回头行情”并不改牛市本色。八月以来AI引领的行情出现整理,但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下,AI作为市场核心主线的地位短期难以被取代。该机构回溯A股历史上的“牛回头”行情,指出当产业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时,阶段性调整往往为下一轮上涨积蓄能量。

  回顾2005年至2007年间“五朵金花”行情中的回调,本质是政策与资金博弈的压力测试,并未改变产业趋势;2013年至2015年移动互联网浪潮中,TMT板块内部从硬件向软件轮动,外部则与金融、周期风格切换,应用端逐渐成为核心;2019年至2021年新能源行情中的调整,则是估值消化后再加速的过程,行业凭借基本面韧性快速修复并创出新高。

  富国基金进一步分析认为,产业趋势中的“牛回头”往往是产业、估值与流动性三重压力测试后的再平衡,短期调整往往由估值与流动性的扰动引起,中长期的涨跌则更多由产业逻辑与周期主导。近期市场尤其是科技方向的整理,或是市场在数月上涨后消化估值泡沫的健康降温行为。

  一位深耕基金领域的研究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本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充裕的流动性,且这一关键逻辑至今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他进一步剖析认为,政策层面依旧在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投资者信心也正处于稳步修复,并且当前低利率环境持续对投资者资金配置产生挤压效应,促使投资者积极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