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金融领域App自律管理工作水平,切实防范相关风险,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App自律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随着移动金融App自律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主动接受自律管理和完成自律备案的App安全合规水平大幅度提升。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累计836家机构的2664款移动金融App完成备案,2346家机构完成关联备案。
涉及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
《通知》显示,检查对象为直接开展金融业务的App和为金融业务提供相关服务的App,重点检查发生安全事件、引发严重舆情、投诉高企、应备案未备案、不遵守自律管理相关要求等情况的App。
检查内容包括App网络防护措施不到位、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以及检查App安全管理薄弱、涉嫌违法违规开展业务和不遵守自律管理相关要求等问题。
《通知》提到,金融领域仍有部分App,特别是为金融业务提供引流、营销、助贷等相关服务的App,存在超范围开展业务、故意误导消费者、不当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个别App甚至违法违规办理业务或为非法活动提供便利,严重侵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强自律检查旨在解决现存乱象,推动金融App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会发布上述《通知》传递三大信号。一是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将助贷、引流类App列为重点,直击行业乱象;二是将合规从“成本负担”升维为“核心竞争力”,要求机构把安全嵌入产品基因;三是构建“监管、自律、技术”三位一体防线,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
金融App治理进入新阶段
当前,App已成为金融消费者享受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覆盖范围。随着移动金融App自律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主动接受自律管理和完成自律备案的App安全合规水平大幅度提升。
根据协会数据,今年1月份至6月份,新增备案App66款,备案App注销75款。另外,协会依托备案管理系统发送钓鱼仿冒提醒468条,涉及备案机构73家。接收投诉信息528条,涉及备案App111款。对自律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协会开展问询56次,发送风险提示函(整改通知书)6次、合规提示函13次。
“协会对金融App强监管持续,并进入精准治理新阶段。”田利辉表示,机构需要认真应对《通知》要求,开展“三查”查备案状态、查数据权限、查合作方资质,建立动态整改台账。未来治理将呈现监管更智能、标准更精细和生态更协同三大趋势。
谈及金融App治理未来趋势,刘斌认为,一是数据保护趋严。由于数据安全是重点关注问题,未来监管会要求金融App在数据收集、储存、使用、共享等环节设置更细化的规则,持续强化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二是技术赋能整改。机构可能会更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App运行状况和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违规风险和安全隐患。三是惩戒力度加大,倒逼机构重视合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