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粮食安全部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千名农业人才赴华培训”项目第二批近300名学员欢送仪式,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出席并致辞。夏巴兹表示,2024年在中国陕西省参访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现代农业科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发起了选拔千名巴农业人才赴华培训的倡议,得到中方积极呼应。中国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希望中国先进技术能够助力巴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也感谢中国政府为促进巴青年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的大力支持。夏巴兹还表示,巴基斯坦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是巴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关乎巴未来发展,任何对农业领域的投资都将为巴经济发展注入动力。首批赴华培训学员已学成归来,将在巴各农业部门学以致用,施展才华。
仪式现场,姜再冬也祝贺青年学员获得宝贵学习机会,相信他们学成归来将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和中巴友谊的桥梁。中方愿同巴方落实好两国高层共识,实施好人才培训项目,为深化中巴农业合作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农业一直是巴基斯坦在国际上具备竞争力的产业,中巴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且不断深化。今年7月,中巴农业合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伊斯兰堡举办,旨在深化两国在农业领域的产业化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活动中,巴基斯坦食品安全与研究部常秘瓦西姆·阿杰马勒·乔杜里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第一批农业合作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对相关地区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巴方期待与中方共同努力,早日将双方达成的合作愿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中巴农业合作典型案例》,并举行多项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涵盖双低油菜、油饲融合、农牧装备、水牛养殖等多个领域。
《中巴农业合作典型案例》的发布,表明两国之间的农业合作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一大成功范例。其中最鲜明的例子是巴基斯坦芒果在中国的名气越来越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巴铁芒果”话题阅读量超5亿,网友自发呼吁“标注产地,优先购买”。作为全球第六大芒果出口国,巴基斯坦拥有200多个芒果品种,过去10年,其出口量稳定在每年12万吨至13万吨。8月13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在北京举办芒果节活动,借助冷链技术,巴基斯坦芒果跨越千里来到异国他乡的餐桌,让中国消费者一饱口福。巴基斯坦的芒果已成为一个新的合作纽带,将传统农业的坚韧与现代贸易的创新融合起来。
十几年来,中巴经济走廊的各项建设扎实推进,合作成果丰硕,如今,中巴两国都致力于将中巴经济走廊进行升级,让其更好地助力巴基斯坦民众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中巴两国均是农业大国,在农产品种类等各个方面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两国的农业合作将会成为中巴经济走廊更新升级的一大助推力。
夏巴兹在活动中表示,“中方始终与巴方坚定站在一起,彰显两国守望相助的铁杆友谊”。中巴两国的合作也正是在这样的守望相助中,一路披荆斩棘,行稳致远。相信通过农业这一纽带,中巴合作和经济走廊建设可以始终保持高水平发展,为中巴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