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企不想被时代抛弃。

2025年,对于德系品牌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为了应对潮水般汹涌的中国新能源势力,曾经的汽车巨头虽然在姿态和路线上略显保守,但依旧没有放弃电动化布局。今年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OLITY 2025,也被称为慕尼黑汽车展会),德系品牌似乎卯足了劲,把最新的电动平台技术、最新的智能体系拿出来,抵抗中国电动品牌的冲击。
9月8日,IAA(慕尼黑国际车展)2025盛大开幕。作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吸引了不少知名车企和科技企业参展。作为挑战者的中国汽车产业链,将与德系东道主们展开全球瞩目的“顶峰相见”。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雷科技旗下电车通首次出征慕尼黑汽车展会,我们的专业报道团不久前通宵坐火车,从IFA 2025展会现场赶到慕尼黑,赶在第一时间进行深度观察和报道。
过去几年,以BBA、保时捷、大众等为首的德系品牌,都曾进行过几次电动化“大运动”。而结果正如大家所见,这些品牌的电动化转型“磕磕绊绊”,产品端难成气候,被贴上“油改电”“杂牌电车”的认知标签。
另一边,中国品牌加速出海,来自中国的造车力量和产业优势不断刷新海外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就拿IAA 2025来说,中国汽车品牌以及中国供应商,已经在现场露出了獠牙。
展会情况如何,我们在首日观察已经有所提到,这篇内容则聚焦德国“老家”的汽车品牌们,2025年这个阶段,他们还是不是网友眼中的“杂牌电车”?
BBA在德国“老家”,就像比亚迪在中国一样,是这次IAA的“东道主”。电车通今天逛完BBA的展台,只能说真不愧是主场作战。
不着急,我们一家一家来说。
奔驰发布40多款新车,纯电GLC全新出发
奔驰在展台中一口气带来了40款新车,包含全新的纯电CLA系列(含CLA Shooting Brake)、VLE等,其中比较能体现奔驰纯电战略意义的,应该是这次全球首发的The Electric GLC(纯电GLC),用于替代原来的EQC。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这可不是什么“油改电”,它基于奔驰全新的MB.EA纯电平台打造(800V高压平台),搭载两档变速箱,WLTP续航里程713km(94kWh电池包),10分钟补能303km,还配备了S级同源的空气悬挂等豪华SUV配置。
根据现场的介绍牌,展车为The Electric GLC的400 4MATIC版本,在系列当中应该属于高配车型,双电机四驱总功率为360kW(489马力),零百加速4.3秒。看似电机总成功率不如一众同级别国产SUV,但它搭载了同级唯一的两档变速箱,齿比可改变,也就意味着它的高速能耗和后段加速有一定的优势。
其它配置暂且略过,纯电GLC的外观和内饰是重头戏,首次搭载942颗可发光像素点阵格栅,盾形边框和车标也有轮廓光可点亮,车灯大量融入了奔驰标志性的三叉星元素,整车造型与燃油版GLC保持高度相似,轴距长了84mm。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官方还带来了一辆300 SEL 6.3,目的应该是希望告诉外界新GLC EV设计上的传承性,说白了就是“新车套老故事”。
座舱部分,新的纯电GLC用了一块全新的大连屏,我们是觉得比之前的EQS好看了很多,中间完全没有隔断,座舱芯片是主流的高通骁龙8295。据介绍,新的纯电GLC会集成ChatGPT的AI大模型,国内版替换为豆包的方案,智能辅助驾驶则是来自Momenta的。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意外的是,我们发现这次奔驰的电车也有了前备箱,看样子容积并不小,官方数据是128L,可以看到平台优势和集成度,早不是当年“油改电”能比的。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对了,国产版纯电GLC将在2026年上市,将会进一步加长,并首次提供6座布局。能看出来,奔驰在德国“老家”并不是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
宝马祭出iX3:传承经典设计,强化驾控体验
宝马这边也全球首发了他们的新世代车型iX3,这同样是基于全新的高压纯电平台打造的新车,对品牌而言,依旧是具有战略级意义。
全新的iX3还原了概念车的大部分设计,比如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的造型,保留了家族式的“双肾”特征,又极大限度地避开了所有“油改电”的燃油车元素,座舱同样“致敬”概念车,小米YU7类似的远端仪表屏,梯形中控大屏等科技配置,都保留了下来,但车身造型还是燃油版X3那套,没做很激进的改动。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同样,展位旁边还放着一台“年事已高”的宝马经典老车,意义或许就是证明自己的新设计语言很有传承性吧。
电车通在现场了解到,新iX3运用了大量的全新技术,包括宝马首创的全景iDrive和驾控超级大脑、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行业首款量产4695大圆柱电池。其中全景iDrive系统做到了“视觉锥”三屏联动,远端显示戴了偏光墨镜的驾驶员也能看到。
最新的电驱技术可以让新iX在日常98%的工况下做到仅用电机反转制动,官方宣称在144km/h内都可以覆盖电机制动的工况,并能做到舒适刹停。
另外,新iX3支持400kW超快充,10分钟补能400公里,电池包容量达到108kWh,CLTC续航里程超900km,跟国产同级SUV比,也是续航最强的之一。总体来看,iX3还是想保住驾控的品牌核心,并在技术等方面追赶国产品牌。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中国版本的新iX3,套路和上面的纯电GLC差不多,依旧是加长轴距,针对中国路况调校底盘悬架,并引入DeepSeek和阿里巴巴的AI大模型、高德AR导航、华为HiCar、Momenta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等本土化服务,2026年在沈阳工厂投产并上市。
宝马旗下的MINI品牌,电车还是以现款电车陈列为主,暂时还没看到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宣传,小众品牌有自己的坚持。
奥迪概念车“画饼”,昔日“科技范儿”已荡然无存
至于奥迪,今年IAA展会上就没有首发什么新的量产车,唯一的“新品”就是前两天亮相过的奥迪Concept C,基于PPE 800V平台打造,看名字就知道是概念车,它奠定了奥迪接下来数年的电动化战略,大概就是先“画饼”。其实这蛮让人失望的,BBA所谓开宝马、坐奔驰,科技看奥迪,智能新能源时代,奥迪反而成为最为步履蹒跚的品牌。
我们看到的奥迪展区,并没有什么新车型,只有一辆燃油版的全新Q3和一台插电混合版本的Q3 Sportback e-hybrid版本,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了。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以及现场并没有看到来自AUDI品牌的E5 Sportback,这个品牌和车型都可以理解为中国特供,但比起Q6L e-tron这些新款电动车,电车通认为“中国特供”的奥迪新车或许更能吸引老外的目光。
BBA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在新品发布之后,也算是走上了正轨,跟“油改电”至少没什么关系了,针对国内也有对应的战略和手段,智能化也开始注重体验而非玩概念,国内版车型,其智能化服务更愿意找豆包、DeepSeek等中国供应商去合作,补足自己经验缺失的地方,电车通觉得是好事。
结合我们在当地的观察,电车的存在感并不强,可见即便是德国“老家”对这些本土品牌的电车接受度没有想象的高。再加上中国车企不断在欧洲舞台“刷脸”,话题重心逐渐从这些主场作战的“老玩家”身上移开,想要保住市场和存在感,还是一定要拿出一些新东西。
不光是欧洲,中国市场更是如此,欧洲车企今年都打出“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目的就是借助中国研发力量打造针对中国和全球的车型。但总体来说,无论是新的纯电GLC,还是新的iX3,晚到好过不到。
保时捷:无线充电技术最吸睛,新车明年发
视角一转,来到另一个本土品牌保时捷的展位。
不过说实话,保时捷作为豪华品牌,更讲究的是操控和运动性能,智能化也是为操控服务的。今年的IAA展会,保时捷的电动蓝图不像别的车企一样铺得很大,毕竟他们只有纯电的Taycan、Macan EV这两个系列,重磅产品还是在燃油车那边。
而传闻中的纯电718并没有在这一届IAA上出现,保时捷之前宣告了燃油版718的停产,接下来肯定要用纯电版的718补上这个经典车系的空缺,或许在为下一届IAA做准备吧。从之前各种曝光信息看,保时捷已经在做全系列电动化的准备,包含911、卡宴等这些车型,只是时间问题。
好消息是,保时捷还是有带来一些电动领域的新技术的,展台一角摆了一台贴满伪装的新车型,重点其实是保时捷的“车规级”无线充电技术。当车辆底部与充电底座对上时,就能够实现无线充电,主要原理和电车通之前写过的车用无线充电应该类似。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电车通在现场向工作人员了解到,这套无线充电可以实现11kW的充电功率,一晚上就能够充满一辆卡宴。
言外之意,展台上的这辆车,大概率就是保时捷尚未对外公开的纯电版卡宴。现场的人员透露,纯电卡宴也是在2026年推出,无线充电应该就是作为其中的一项配置了。
其实保时捷的电动化之前还是走得挺快的,几乎是最早搞出800V(不是全域800V),但豪华品牌的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很多时候跟主流品牌并不一样,一方面,市场对这个品牌的认知主要还停留在燃油车,另一方面,保时捷电动化后仍主打操控,却失去了“汽油味”和内燃机声浪这些特质,或许这就是保时捷电动化走得比较艰难的原因。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从产品规划来看,保时捷的全面电动化战略仍在推行,豪华品牌“油转电”之后是否还有故事可将,电车通将长期关注。
二线品牌加速电动化,智能化尚无暇兼顾
二线豪华品牌和其它欧洲车企可能不太着急,大家都有自己的节奏。
沃尔沃作为欧洲市场的豪华品牌代表,这次在IAA现场展出的新车是ES90,基于沃尔沃Superset技术架构开发,这是沃尔沃品牌旗下第一款800V旗舰车型,续航里程可达700km。外观上,ES90没有完全继承燃油版S90的造型和姿态,于是有一部分人认为它少了S90那股优雅的气息。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对了,有消息称ES90已经在成都工厂量产,欧洲已经开始预定。
让电车通没想到的是,之前开启预售的,主打全球市场的沃尔沃XC70没有来到现场。这对于沃尔沃来说是有些不应该的,XC70定位的是中大型插混SUV,大概率是肩负走量重任的重磅产品,不仅是一款全球车型,它代表的还是中国技术出海,显然比ES90更需要在欧洲舞台率先造势。
为人民造车的大众则显露出一种“松弛感”,展台内大部分新车都是纯电动“钢炮”,比如还没上市的ID.POLO,还有ID.CROSS这样的概念车型,并不像在国内车展一样,放了许多针对中国市场的全尺寸增程智能SUV等新车。
但换个角度想,欧洲市场大部分消费群体并不像中国那样需要一台大而舒服的全尺寸智能车型,从当地的道路情况来说,ID.POLO等纯电紧凑两厢车走街串巷更灵活,更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而大空间、舒适和智能还不是欧美市场的主流声音,并不能说是大众“佛系”。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再加上Smart等品牌,不少“新车”其实都是已经在中国上市了一段时间的车型,在IAA这边就被盖上一块隐私布,变成一辆未公开的“新车”,从节奏上,欧洲市场显然还是比中国要慢一些的。
电车通顺便还走访了雷诺、欧宝等品牌的展位,展出车型跟大众这边是大差不差,都是级别相似的纯电小车,只是品牌和造型上不太一样。在这边,紧凑小车更受欢迎,所以你可以看到,零跑在IAA 2025上亮相了自己的首款全球紧凑两厢车Lafa5,比亚迪的海豚、海鸥,以及蔚来萤火虫,在IAA上都有相当不错的关注度。
不愿被时代抛下,德系“东道主”今年终于悟了
整体逛下来,这一届IAA的德系“东道主”们给电车通的感觉就是,他们不愿被时代抛下。
实不相瞒,这篇内容的主角不是国产品牌,其实中国汽车在IAA 2025展会现场已经变成“东道主”之外的重磅角色,夺走了大部分的关注和眼球。
雷科技&电车通总编辑罗超逛了IAA 2025之后也不得不感叹——恍恍惚惚还以为身处中国车展,足见中国造车势力在国际汽车展会的分量。
因为电动化策略摇摆,德系品牌转型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错失了许多发展的黄金机会,品牌影响力在新能源市场中反而成为了一种拖累,聊起BBA的电车,不免会想起“油改电”之类的。
今年的全新纯电GLC和全新iX3的确比之前的“油改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看技术和参数,800V、智能辅助驾驶、快充、电驱、电池,很多都是国产造车早早掌握的,德系品牌们今年拿出的答卷,说得不好听,只是跟上了国产车主流的水平,并在续航等部分做到了一定的优势,但远远没到超越国产的程度。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这样的新车在本届IAA少之又少,换句话说,欧洲市场仍然缺少这种有竞争力的智能电车。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在电车通看来,除了技术水平要跟上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节奏,更要用新技术讲好旧故事——新技术就是三电和智能化,旧故事则是刻在传统品牌当中的文化底蕴,也是市场赖以信任的图腾和认知。
毕竟,以后闻到汽油味的机会可能不会更多,但每一位消费者都会希望,即便是电动化,也不会磨灭百年德系品牌的本色。
原文标题 : 德系车不甘沦为杂牌电车!奔驰激进、奥迪画饼,宝马强调传承 | 直击I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