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06:28:30 股吧网页版
分化行情引发策略失灵 量化私募遭遇逆风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王辉

  8月A股指数攻势凌厉,量化私募行业却遭遇了罕见的挫折。在科技权重股一路高歌猛进之际,超七成量化多头产品跑输对标指数。第三方机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仅有20.83%的量化多头产品在8月实现正超额收益(即跑赢对标指数),全行业交出了今年以来“最差”的月度答卷。

  业内人士称,A股市场从8月第二周开始上演极端分化行情。科技权重股成为市场多头进攻的主力军,不断推动指数上行。这种“指数上涨,少数权重成分股急速上涨,大量个股表现平淡”的市场结构,让持仓分散的量化策略难以适应。

  超额收益遭遇普遍回撤

  上海一家中型量化私募的投资经理王磊(化名)仍记得8月中旬那个令人窒息的交易周。他的团队管理的指数增强产品虽然保持了正收益,却连续五天跑输基准指数。

  “那是一种无力感,明明模型给出的信号都是正确的,但就是因为持仓不够集中,无法跟上那些科技龙头股的节奏。”王磊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有业绩展示的696只股票量化多头产品,当月超额收益率均值为-2.28%(即平均跑输对标指数2.28个百分点),其中仅145只产品实现正超额。从这些产品的周度表现看,除第一周实现0.81%的正超额外,随后三周超额收益率均值均为负值,依次为-1.06%、-0.61%、-1.99%。

  细分来看,股票量化多头旗下各子策略8月均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空气指增(全市场选股)策略8月表现垫底,超额收益率均值为-3.49%;中证500指增超额收益率均值为-2.19%;沪深300指增策略的超额收益均值为-1.19%。

  尽管整体遭遇挑战,仍有机构逆市取得亮眼表现。综合多家渠道机构、第三方机构监测,明汯投资、蒙玺投资等老牌百亿级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当月依然取得了正超额。这种业绩分化不仅体现了各家量化机构策略适应能力的差异,更反映出在极端市场结构下,量化行业整体面临较大挑战。

  市场极致风格引发策略失灵

  “这可能是我们近年遇到的最极端的市场结构之一。”上海某百亿级量化私募负责人坦言,8月量化策略“强贝塔、弱阿尔法”的特征十分明显,这与今年前7个月大多数时候A股市场的运行结构几乎截然相反。

  业内人士表示,8月A股市场显著的特点是资金高度集中,科技权重股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力量,而很多宽基指数的成分股整体表现平淡。苏豪汇升首席投资官张辉认为:“量化策略的优势场景通常是市场流动性好、个股涨跌分布较为分散、散户情绪高以及中小盘股活跃。8月A股几大宽基指数大幅跑赢全市场等权指数,导致了量化多头策略整体表现不佳。”

  知名FOF私募向日葵投资研究总监尹田园说:“量化产品通常持仓品种数量较多,虽然有超额阿尔法收益,但产品的收益水平也会更接近市场个股的中位数水平,因此私募指增策略相对指数普遍表现出负超额。”

  上海富钜私募基金首席投资官唐弢进一步表示:“8月市场整体指数涨幅可观,但在市场上涨过程中,资金在通信、电子、算力等板块抱团操作;另外,权重股涨幅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对于量化策略而言,即使在行业方面做到正确配置,也可能跑输指数。”

  业内人士透露,量化股票基金持仓分散,部分策略模型可能会持有多达上千只股票,单一个股持仓上限一般不超过1%。这种分散持仓在常态化的市场中可以降低风险,但在极端分化行情下,却会导致大部分个股很难跑赢指数。

  “全能型策略”不存在

  经过8月的挑战,量化私募机构展现出灵活度不同的应对策略。

  王磊所在的机构选择对模型进行微调:“我们适当增加了组合的集中度,同时加强了对行业轮动的判断,但这都是在严格风控框架下进行的。”前述上海百亿级量化私募负责人则透露:“对于突发或非持续性的市场环境,我们一般不对策略模型进行干预。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认为,这种极端的市场结构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知名FOF私募珠池资产合伙人吴涛称:“量化多头类策略的业绩主要依靠两方面,一是市场的贝塔,二是策略的超额。就8月整体情况而言,量化多头策略在强劲的贝塔拉动下,绝对业绩表现依然合理,虽然整体超额有所回撤,但是不影响今年以来的整体业绩表现。”

  尹田园说:“类似8月的二八行情,在A股历史上,时间占比不大,量化模型通常会依据较长历史数据建模,一般不太会因为短期市场异常表现调整策略。”

  据了解,目前量化业内针对某些特殊市场环境的普遍做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采用更广的数据维度、更大的算力、更精准的风控模型,不断提高量化策略的适应力;另一种则是采用主观+量化的方式,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人工干预。整体来看,量化模型对于极端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还有所欠缺。

  基于不同理论的量化选股策略都有自己适合的市场行情,适应任何市场状况的“全能型策略”并不存在。对此,吴涛建议:“投资者不应该神化或者妖魔化任何一类策略,每一类策略都有其适应的环境。市场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接受可解释的合理波动、坚持均衡配置才是长期生存之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