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14:21:00 股吧网页版
创金合信基金谢天卉:固态电池拐点已至 新能源板块破局力量崛起
来源:中国基金报

  在新能源板块蛰伏近四年后,创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股票基金经理谢天卉最近将目光聚焦到固态电池这一技术裂变点。

  “当前是固态电池产业临近爆发的关键期,设备先行,材料跟进。它可能成为新能源板块重要的破局力量,有望复制2019-2022年锂电行情。”

  谢天卉是一位兼具工科缜密思维与投资敏锐度的基金经理,风格鲜明、能力圈清晰。她深耕新能源与新材料赛道,兼具景气度跟踪与产业趋势视角。除了善于在细分领域挖掘阿尔法,她对长周期产业趋势的坚持和对细分技术变革的敏锐洞察,也让她多次捕捉到行业的重大拐点机会。

工科基因塑造严谨投研底色

  接触投资行业前,谢天卉就是一个对数据严谨性要求很高的人。

  她的职业生涯始于2010年。彼时,这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博士在第一站便踏入证券行业,工科的严谨基因成为她研究体系的底色。

  “我国工科博士培养不仅注重科研创新,更是一套完整的思维和逻辑体系,”她回忆道,从事研究工作时,刚接触新行业都会查询大量文献,了解行业的技术变化,掌握基本的技术变革路线,“这让我自然而然能规避掉一些过于早期、风险高的‘讲故事’公司,更关注技术已验证、处于产业化放量阶段的企业。”

  这份对技术变革路线的执着,最终将她引向新能源领域——一个中国从起跑线即领先全球、由技术迭代驱动、且技术引领降本的行业。

  “前瞻性理解不同技术路线,快速了解新技术变化带来的进步刚好是我擅长的。”这也为她后来接手创金合信新材料新能源基金打下坚实基础。

  15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其中3余年投资经历,谢天卉的能力圈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研究触角覆盖电力与新能源、机械、建材、公用环保、煤炭等多个领域,横跨周期、成长以及主题性机会。

  这段经历塑造了她独特的逻辑框架:研究周期品时紧盯价格指标洞察供需;研判成长领域则深挖技术迭代脉络。“比如,新能源方面的很多进步就是靠技术迭代引领的。”

  这种多维视角最终沉淀为她的核心投资风格:紧跟行业景气度变化,自上而下精选优质公司并集中持股,同时将组合动态拆解为“周期”与“成长”双引擎,根据市场风向动态调整配比,在保持组合弹性的同时构筑防御安全垫。

  “对自己深度理解的领域敢于重仓”,这份底气源于其扎实的产业跟踪与研究积累。

  近年来,她在坚持新能源主线基础上,将能力圈拓展至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在2024年的策略中,她明确将“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列为偏弹性的配置方向,把握国产替代和周期复苏的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2023年新能源板块整体回调的背景下,她通过精选个股和调整仓位结构来应对行业周期变化。虽然基金净值经历了回撤,但她不仅保持了策略的稳定性,并在2024年市场回暖时,抓住了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锂电材料环节盈利触底等细分机会,展现出不错的业绩弹性。

  近期,这轮固态电池的爆发性行情验证了她的研究结论——固态电池正处于商业化黎明前,是兼具行业反转和新技术引领的细分赛道。

锂电设备反转中嗅得先机

  对长周期产业趋势的坚持和对细分技术变革的敏锐洞察,让谢天卉多次捕捉到行业关键信号,并快速锁定重大投资机遇。

  早在2022年,市场对储能的认知尚不充分时,谢天卉就明确指出2022年是储能的“基本面元年”,并将其作为最看好的方向之一。她认为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能源危机凸显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推动了户用储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之后几年,储能行业如期迎来快速发展。

  她还长期跟踪光伏产业,并根据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在硅料价格高企时,她分析其持续性及对下游利润的压制,并关注拐点的到来。

  这一次,她所在的创金合信基金新能源研究团队又从锂电设备反转中嗅到先机,并顺藤摸瓜锁定固态电池。

  2024年,当多数投资者还在新能源寒冬中观望时,谢天卉和创金合信基金新能源研究团队在锂电设备行业捕捉到关键信号。“锂电设备行业过去几年订单持续下滑,去年上半年已跌至冰点,但去年下半年,国内一家电池大厂进行了港股融资,并持续布局海外扩产,12月的时候,我们观察到订单有反转迹象,”她敏锐地指出,“单单一个月份的数据是不够的,需要持续的订单好转来验证。”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6月的调研:多家锂电设备公司透露,2025年1-5月新签订单量已接近或超越2024年全年。由此,锂电设备行业拐点确立。谢天卉在投资组合中也进行了相应的配置。

  在持续紧密跟踪相关锂电设备公司时,谢天卉和团队有了更关键的发现:绝大多数设备商的订单都与固态电池密切相关。这一线索促使他们顺藤摸瓜,系统性锁定固态电池产业链。

  “固态电池的本质革新在于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她详解技术内核,“结构变化带来全新的设备与材料需求。”团队梳理产业整体节奏后预判:当前是固态电池产业临近爆发的时候,2025年是小试完成与车规级电芯下线年,2026年进入大厂中试优化与样车路试,2027年将迎来小规模量产装车——当下正处于小试完毕至中试线采购的关键跃升期。

  “创金合信新材料能源股票基金主要的投资方向在过去几年机会较少,我们主要在做防守,但现在我们觉得进攻的时候到了。新能源行业经历几年的磨底,出现了一些曙光,而其中固态电池板块,是兼具行业反转和新技术引领的细分赛道,我们愿意把主要仓位放在固态电池上面。”

把握固态电池“锂电级”机遇

  在谢天卉看来,历史上,固态电池有过几次行情,但以阶段性主题机会为主,本轮行情爆发主要基于产业基本面趋势明朗,可持续性较强。

  谢天卉非常看好接下来固态电池的投资机会。她认为,目前固态电池的产业节点已经十分明确,往后看赔率较大,现在是配置固态电池的好时候。

  借鉴2019-2021年锂电行情中“设备早于材料启动”的历史规律,谢天卉将配置火力首先集中于固态电池设备环节。“设备会率先反映采购预期,我们重点布局发生变化的环节和增量的环节,”她强调。

  材料配置紧随其后,材料是比设备更大的市场空间,关键在于电解质路线的收敛与降本突破。

  谢天卉坚定认为,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板块重要的破局力量。“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可能复制2019-2022年锂电的全面行情。这也是我们近期不断表达看好固态电池投资机会的原因。”

  支撑其判断的是清晰的产业化路径与密集的催化剂,未来半年关键催化主要包括:政策端,工信部关键项目将于2025年底前进行中期审查,第二批行业补贴政策有望落地;产业端,一线电池厂的固态电池采购计划、产品发布将陆续披露;技术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降本技术的突破进展;企业端,材料商送样通过、设备商中试线订单兑现等节点将持续验证逻辑。

  市场空间同样诱人,未来固态电池市场可以类比现在的液态电池市场,还有一些来自低空飞行器、人行机器人等领域的增量空间。谢天卉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冲击100GWh,价格与液态电池持平,市场规模剑指千亿。

  此外,对于投资者关切的新能源板块,谢天卉认为曙光乍现。

  “新能源板块从2021年见顶到现在已经下行4年,当前处于磨底阶段。锂电池方面,很多细分领域已到仅剩龙头赚钱的局面,但今年以来,部分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企业盈利边际改善,行业有望走出底部。”

  光伏板块作为反内卷的行业之一,则需等待“反内卷”实质落地,尤其上游硅料产能实现良性出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