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14:32:00 股吧网页版
自然资源部: 对极端天气增多事件加强研究,提高预警及时性和有效性
来源:界面新闻

  “地质灾害防治人命关天。”2025年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表示,将针对极端天气增多的事件加强研究,特别是加强致灾理论研究,提高预警及时性和有效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许大纯介绍,“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努力构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预报2700余起地质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四五”以来开展了4.26万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52万群众得到了保护。各地组织了近72万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避险搬迁。例如,四川汶川泥石流治理工程和甘肃舟曲滑坡治理工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动态掌握风险底数,许大纯介绍,全国1953个受地灾影响的县(市、区)完成了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这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自然资源部综合应用遥感识别技术,新发现灾害点5000余处。在27.9万处灾害点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动态掌控这些灾害点的变化,及时纳入到防控体系中。

  “在人防方面,全国有28万名群测群防员,看紧盯牢地质灾害隐患点。在8万余处受威胁人员较多的灾害点,布设了自动化的监测设备,可以监测到雨量和形变等主要关键指标,大大提高了预警能力。” 许大纯说。

  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方面,许大纯介绍,自然资源部对灾害点和风险区进行动态更新,力争既看住灾害点,又防住潜在风险区。同时,还大力开展培训、宣传、演练,把防灾要求传递到基层,普及到受威胁群众,努力让人人都知晓防范应对措施。

  此外,许大纯表示,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作过程中,自然资源部与气象、应急管理、教育、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同时,自然资源部有近300名专家常年包片蹲点,各地有1500余支专业队伍驻县包乡,指导地质灾害防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