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16:32:10 股吧网页版
财经聚焦 | 中部机构崛起 消金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分化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在上半年持牌消金机构业绩大多向好之际,行业的马太效应依然十分明显,进一步分化,且呈现中部机构崛起的态势。

  从资产规模来看,蚂蚁消金3064.7亿元的规模,相比建信消金126.71亿元,整整多出了23倍。而营收方面,蚂蚁消金同样以100.41亿元的规模,为锦程消金5.64亿元的近18倍。而在净利润方面,招联15.04亿元的规模,是建信消金0.03亿元的501倍。此外,还有多家消金机构未披露营收及净利润数据。

  “消费金融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主要还是因为尾部消金自身受限于资本实力弱、场景资源匮乏、科技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又面临头部机构下沉挤压和监管合规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获客难、资金贵。”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行业格局也不断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譬如,在本次半年报中,一场激烈的“规模卡位战”便在中部机构上演:截至2025年上半年,宁银消金总资产猛增28.4%至701亿元,一举超越马上消金的680.99亿元,跻身行业第六。苏银凯基消金总资产达630.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约22.74%。杭银消金总资产也实现了22.2%的显著增长。

  而在营收、净利润均表现抢眼的同样是中部机构,其中,中邮消金营收39.72亿元,同比增长6.95%,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165.97%;南银法巴消金营收27.40亿元,同比增长33.75%,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97.36%。

  “半年报当中有部分机构总资产排名出现变动,表明持牌消费金融行业仍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从去年以来的业绩表现看,部分城商行系持牌消金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需关注到,部分消金机构借助助贷模式实现快速扩张,尽管规模增长表现亮眼,但其资产质量、自营能力仍与传统头部机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苏筱芮指出,接下来一段时间,头部消金将结合最新的消费贷贴息政策对重点场景与客群进行发力,而即将落地的助贷新规也对倚重助贷模式的机构带来新一轮考验,此类机构需要尽早加大自营业务比例、打造自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以抵御外部风险、缓解因合作业务占比过高而造成的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