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公布完半年报后,厦门银行在近日举办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披露,目前,该行50亿可转债项目尚在上交所审核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厦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逐步下滑,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厦门银行开启了50亿元可转债的募集计划,然而自2023年3月被监管受理至今,两年多时间过去仍迟迟未落地。
2023年3月,厦门银行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拟募集不超过50亿元,该申请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公告显示,厦门银行此次拟发行50亿元可转债,发行期限为发行之日起六年,转股期自可转债发行结束六个月后开始至可转债到期。
事实上,早在2022年5月,此次可转债预案便通过了董事会审议,同年8月,该预案获厦门银保监局核准。
9月4日,厦门银行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上,对于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做了分析和解释。
2025年上半年,厦门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营业收入26.89 亿元,同比下降7.0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8亿元,同比下降4.59%。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97 亿元,同比减少1.93 亿元,下降21.72%。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4 亿元,同比减少3亿元。
厦门银行称,盈利下滑主要系受市场行情影响,债券利率多数震荡上行,债券类资产公允价值同比下降。但得益于二季度息差较一季度回升、中收稳定增长,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情况较一季度有明显改善。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3%,拨备覆盖率321.67%,保持上市同行间良好水平。
尽管表面上资产质量指标稳健,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连续多年下滑成为隐忧。往期财报显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从2020年末的11.34%降至2024年末的9.91%。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继续下降至9.10%,较2024年末下降0.81个百分点。
有投资者向厦门银行提问: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
厦门银行表示,一方面,该行通过“加量稳价”推动利息净收入的稳步增长,广开中间业务渠道、加强投资规划、提升非息收入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精简开支与信用风险成本管控实现降本增效。
还有投资者问道:厦门银行近期获批发行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补充工具,后续是否有新的资本补充计划?
厦门银行表示,在资本补充方面,该行将努力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持续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以支持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目前,该行50 亿可转债项目尚在上交所审核中。
可转债发行计划迟迟未获批文,可能意味着监管层对其资产质量、风险管理或公司治理存在担忧。如果资本补充继续延迟,厦门银行可能不得不放缓资产扩张速度,甚至通过调整资产结构缓解资本压力,这将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资料显示,厦门银行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厦门市商业银行,2009年正式更名为厦门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