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狂飙”27%:是回光返照,还是AI时代的新王加冕?
本文为美港探案(MGresearch)原创
作者:舟木
编辑:探长
“我们不是在庆祝一场胜利,我们是在见证一场的加冕。”
当老牌巨头甲骨文(Oracle)在财报季后用一份“炸裂”的指引点燃市场,股价如火箭般蹿升27%,创下自互联网泡沫时代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时,我知道,属于AI基础设施的“狂飙时代”已经彻底降临。这不再是你记忆中那个循规蹈矩的数据库软件公司,而是一只羽翼已丰、正欲振翅高飞的“AI巨兽”。

市场为何如此疯狂?答案藏在一个足以让任何投资者血脉贲张的数字里:
4550亿美元。
4550亿美元:这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张“未来契约”
在财报中,真正让华尔街为之癫狂的,并非当季149亿美元的营收,而是一个名为“剩余履约义务”(RPO)的指标。它像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代表着公司已签约、但尚未确认为收入的“未来财富”。
45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暴增359%。
仅一个季度,就新增了3170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希腊一年的
GDP,是Salesforce市值的近5倍。它意味着,即使甲骨文从现在开始不再签任何新合同,这些已经锁定的“订单”也足以让它衣食无忧地“躺赚”数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资本市场,还有比这更性感的“确定性”吗?
而这份“未来契约”的背后的“甲方爸爸”,赫然是OpenAI、xAI、Meta——当今AI世界最闪耀的群星。它们正将训练下一代颠覆性AI模型的重任,托付给甲骨文的云基础设施(OCI)。甲骨文,已从传统的数据库巨擘,摇身一变,成为整个AI生态的“军火商”。

从“数据库恐龙”到“AI军火商”:一场教科书级的“第二曲线”革命
多年前,当云计算的浪潮席卷而来,甲骨文曾被嘲讽为“跟不上时代的恐龙”。那时,它的核心数据库业务增长乏力,在云端的竞争中更是被亚马逊AWS、微软Azure远远甩在身后。
然而,正所谓“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但时代也会奖励那些敢于“All in”未来的勇者。甲骨文,显然选择了后者。
押注AI算力:当生成式AI的算力需求呈指数级爆炸时,甲骨文敏锐地嗅到了机会,果断将其云基础设施(OCI)定位为“AI超级计算机的摇篮”,部署了由数万个英伟达H200 GPU构成的庞大集群,专为训练和推理最尖端的AI模型而生。

绑定核心客户:与OpenAI签下高达4.5吉瓦的数据中心合作协议,与xAI、Meta等巨头达成巨额云合同。这些AI领域的“风向标”企业集体用脚投票,是对甲骨文技术实力最硬核的背书。
描绘“恐怖”蓝图:管理层不仅给出了本财年OCI增长77%的指引,更勾勒出未来四年收入翻8倍、直指1440亿美元的宏伟蓝图。这份近乎“狂妄”的自信,彻底点燃了市场的FOMO(害怕错过)情绪。
甲骨文用一场漂亮的“第二曲线”转型,告诉世人:永远不要低估一颗王者的心。
Larry Ellison的“阳谋”:AI训练只是前菜,万亿级的“推理市场”才是主战场
如果你认为甲骨文的故事只是“卖算力”,那就太小看这位硅谷“老炮儿”的野心了。在财报电话会上,董事长Larry Ellison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他的终极“阳谋”:
“训练AI模型是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但AI推理市场的规模最终将远大于训练市场。”
何为AI推理?简单来说,就是将训练好的AI模型应用于实际场景,让它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化工厂,从个性化医疗到自动化金融风控,AI推理将渗透进每一个商业毛细血管,其需求将是训练市场的十倍、百倍。
而甲骨文,为这场“推理革命”准备了一件“大杀器”——AI数据库。
核心逻辑:将企业海量的私有数据(财务、客户、供应链)进行“向量化”,使其能被AI模型理解。
应用场景:企业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提问,例如:“最新的关税政策将如何影响我们下季度的利润?”AI模型将结合企业私有数据和公开信息进行高级推理,并给出答案。
终极壁垒:甲骨文,这位全球最大的“高价值私有企业数据保管者”,将AI能力与其最核心的数据资产深度绑定,构建起一条几乎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从“卖铲子”到“卖金矿”,甲骨文不仅要赚AI训练的钱,更要赚AI“落地应用”时代每一滴油水。这才是Larry Ellison口中“更大故事”的全部真相。
狂欢下的“冷思考”:一场“信仰”与“现实”的豪赌
诚然,甲骨文的蓝图令人热血沸腾,但任何一场狂欢,都值得我们冷静审视。
“画饼”能否落地? 1440亿美元的年收入目标,意味着OCI要在四年内完成近14倍的增长。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市场需求,更是公司执行力、供应链管理、乃至全球地缘政治稳定性的巨大协同。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让这艘“光速航行”的巨舰触礁。
“军备竞赛”的残酷:为了支撑这庞大的AI帝国,甲骨文计划将本财年资本支出提升至350亿美元,同比增长65%。这是一场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巨头之间的“无限战争”,对资金、技术、人才的消耗将是天文数字。
估值的“天花板”:按最新涨幅计算,甲骨文市值将剑指8275亿美元,跻身全美前十。这要求其未来数年的营收与利润增长必须“完美”兑现市场的超高预期。一旦增速稍有放缓,等待它的可能就是一场残酷的“估值杀”。
甲骨文的天价RPO,本质上是一张由AI时代开具的“巨额支票”。它能否兑现,取决于整个AI产业能否持续繁荣,更取决于甲骨文能否将这份“未来契约”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
写在最后:这不是甲骨文的终点,而是AI时代的“起点”
甲骨文的27%狂飙,绝不只是单一公司的胜利,它更像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AI基础设施的“黄金时代”已经全面开启,其能量足以让任何“老迈”的巨头重获新生。
当一家成立近半个世纪的公司,仍能以其技术底蕴和战略魄力,让市场为之癫狂时,我们或许应该对“AI改变一切”这句话,抱有更深的敬畏与期待。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美港探案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美港探案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原文标题 : 甲骨文“狂飙”27%:是回光返照,还是AI时代的新王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