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19:13:20 股吧网页版
激活绿色动能 共筑能源未来——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观察
来源:新华社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加速推进,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2025年是我国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十周年,9月8日至10日,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与展望2025》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代表世界能源转型大趋势,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智慧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与会嘉宾认为,要协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力推进水电、新能源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探索发展数智能源、智慧能源,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一方面,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实现能源生产从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主导转变。

  “三峡集团装机已经超过1.6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96%。”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李富民在会上介绍,我国建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跨越1800公里,装机容量7200万千瓦,年均生产清洁电能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亿人年度用电需求。

  这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0%左右。

  “中国在特高压输电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说。

  据了解,我国与周边多个国家实现电力互联跨国贸易,实现清洁能源优化配置,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实践样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袁达说,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顺利落地,为促进当地能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实现能源消费由煤、油、气等向以电为中心转变。

  随着电制氢等电能替代技术加快发展,全球范围内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不断提高。据统计,2024年全球电气化率达到约20%,增长2%,能源系统加速向“以电为中心”转型。

  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张智刚介绍,10年来,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了9个百分点,达到30%左右,服务新能源汽车增长80倍以上。

  此外,绿色电力消费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区域绿电消费规模呈倍数级别跃升,今年的绿电绿证交易已经达到2156亿千瓦时,超过前三年的总和,同步还实现了港澳台绿证交易全覆盖。”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钱朝阳说,目前正在协同老挝等周边国家,积极探索澜湄区域跨国共同电力市场的建设。

  报告指出,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地区在能源转型驱动下终端能源结构以电为中心趋势明显,2050年电能占比将分别达69%、67%。

  与此同时,推动能源转型还要依靠数智技术赋能赋效。

  能源转型是兼顾绿色、安全、经济的世界级难题,既要用好电,也要电好用,在海量新能源并网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逐渐上升为“生存要件”。

  国家电网建成千亿级、多模态光明电力大模型,南方电网发布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为提高电力系统的气候适应性奠定扎实基础。

  “人工智能在新能源功率预测、调度求解等场景将会发挥独特作用,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华为公司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说,如果电力交易走向实时分钟级,通过市场机制,人工智能可以助力千家万户削峰填谷。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提出,加快清洁能源可靠替代、加快新型电气化进程、加快能源电力互联互通、加快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加强能源电力国际合作等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五项行动,“促进各国政策沟通协同,深化能源贸易和产能合作,构建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推动转型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记者王悦阳、王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