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正在形成双向互动。9月10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教育专题的双向留学产业合作论坛上,两项北京双向留学领域的重要成果——“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与“来华留学全流程服务”正式发布,为全球留学服务体系升级注入新动能。在业内专家看来,学历刚需、多元化、职业教育和就业成为出国留学的未来预期,来华留学生的主要动机包括学历提升、文化体验和职业发展。多位澳大利亚高校负责人则表示,留学教育应当是双向的学生流动,能进一步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经济贸易合作。
据悉,“来华留学校企合作平台”由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推动,该平台整合高校国际人才资源和企业人才需求,在支持优秀留学生在京实习就业、助力北京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同时,积极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论坛上发布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推出的“来华留学全流程服务”,依托新东方全球网络布局,为国际学生提供从招录到就业的一站式支持。
从留学市场数据来看,双向流动的趋势已得到显著印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新发中国学生签证数字同比继续增长。据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以来,澳大利亚新发中国学生签证数字逐年增加,2024年澳大利亚的新发中国学生签证同比增长6%,达到2019年的146%;马来西亚新发中国学生签证从2020年以来逐年递增,2024年同比增长25%,达到2019年的277%。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常务副校长埃文·马瑞尔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一直都是数量较大的群体。2023年以来,联邦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
为何赴澳留学能保持增长态势?对此,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晨星分析称,赴澳留学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澳大利亚大学排名上升、留学成本上涨幅度较为缓和等。同时,他也指出,当前出国留学市场正面临新的挑战:选择出国留学的大多数家庭都看重投资回报率,出国留学的整体市场面临价格敏感、专业不适配等。基于此,桑晨星认为,未来出国留学市场的预期将包括学历刚需、多元化、职业教育和就业。
这一趋势在留学需求层面已有所体现。澳大利亚高登职业技术学院国际项目、业务发展主任章勤良观察到,随着国内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越来越多赴澳中国留学生不再单一看重学历学位,而是希望学习一门技能、锻炼就业能力。同样,在中国公司相继出海、中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中澳两国之间学生、居民互通培训的进程也在加速。
在埃文·马瑞尔斯看来,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教育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十分关键,两国的留学生应当双向流动,这种流动能有效增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进而加强两国在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抵御当下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全球共同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桑晨星从更宏观的视角进一步分析了留学事业的新使命。他提到,当前科技产业变革不断深化,知识与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融合,在此背景下,留学事业不仅要继续为中国学生拓宽学术视野、拓展成长空间,更要成为世界各国青年了解中国、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发展,桑晨星建议,应当着力宣传中国高校的优势专业,研发多元化培养模式,做好校内国际学生支持与校外配套工作,由此推动出国留学、来华留学的双向互动,形成协调共进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