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的命运已经交到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手中。
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受理特朗普政府的上诉,并罕见地“踩下油门”加快审理,计划在11月第一周就此案进行口头辩论。
此前,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违法。截至8月24日,美国企业已支付超过2100亿美元被裁定为非法的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美国最高法院维持裁决判定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违法,美国财政部将不得不退还约半数已经征收的关税,而这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而在美国历史上,也是有“违法关税退款”先例的。
谈及此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指出,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中有6名是保守派,其中3名由特朗普本人任命,这为他的关税政策获得支持提供了一定基础。但他也强调,大法官们会受到各方利益集团以及当下社会现实的影响,这增加了最终裁决的不确定性。
美最高法院将加快审理关税案,11月初口头辩论

据新华社,特朗普政府今年2月依据IEEPA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输美产品分别加征关税,并在4月2日依据该法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
4月,美国多家小企业以及12个州组成的联盟分别起诉了特朗普政府,指控其关税政策违法。之后,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和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先后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援引IEEPA实施的全球关税超出了总统职权范围。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指出,征税权力为宪法赋予国会专属,总统不得借由IEEPA在几乎所有商品上开征统一关税。
据央视新闻,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无权征收的关税有两类:
一种是“贩运关税”,即以打击毒品走私为由,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的25%不等的关税。
另一种是“对等关税”,以实现“互惠”为名,在2025年夏季设立了对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10%的基准税率,并暗示未来将根据国别加码。这些举措覆盖范围极广,不分行业与产品类别,几乎等于给美国的进出口体系加上了一道“普遍性附加税”。
上诉法院的裁决出来后不久,特朗普政府便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要求后者加快审查此案。
据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将合并审理美国小企业和各州的起诉案件,并以比正常时间更快的速度审理上诉,将在11月第一周进行口头辩论。

王义桅对每经记者分析称,特朗普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他急于在明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周期前推动案件了结,本质是想借助关税政策的“既定事实”巩固政治筹码。而从经济动因上分析,目前美国财政上债台高筑,且无法持续,特朗普试图强推其新关税政策,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他解释称,通常美国最高法院的审理周期较长,但特殊情况下,审理进程也会根据现实调整,也难免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最典型的先例便是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争议案:当年戈尔与小布什的竞选结果陷入僵局,最高法院不仅火速受理案件,更在圣诞节前就作出最终裁决,足见政治需求对最高法院流程推进的加速作用早有体现。”
美最高法院判决取决于两方面
王义桅对每经记者指出,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构成基础来看,9名大法官中有6人为保守派,其中3名是特朗普在其第一总统任期内提名的,这为其关税政策获得司法认可提供了初始条件,所以从这点看,特朗普是存在一定胜算的。
不过,他同时称,这种胜算并非绝对,会受到多重现实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引发诸多争议,这些大法官也会受各方利益集团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美国多个联邦和地方法院已对关税政策表现出“抗拒”态度,再加上华盛顿治安等现实问题的叠加,大法官在进行判断时需考量更多外部因素,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在他看来,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关键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美国民众对关税政策的实际感知,二是民众对“特朗普政策能否带领美国走向再次伟大”的反思——这本质上也是对特朗普权力的制约。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制度角度看,最高法院近年来在多项案件中强化了“重大问题原则”和“非授权原则”,强调行政部门在涉及重大经济与政治决策时,必须有国会明确授权。这一趋势显示,法院对行政权的无限扩张是保持警惕的。
央视新闻称,最有可能的情形是,美国最高法院承认总统在极端情况下可临时采取关税措施,但要求其范围、时限和金额必须与“紧急状态”有直接且严格的关联。如此一来,特朗普式的普遍性关税就很难在法律上继续维持。
王义桅告诉记者,若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不利于特朗普,特朗普要么提前进入“跛脚鸭”状态,行政权力受限,要么其关税政策沦为“强弩之末”,难以继续推进,届时特朗普可能只能在其他方面采取行动了。
据外媒,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道格·欧文表示:“特朗普无法复制他所征收的广泛、全面的关税。但他可以利用关税法典的不同部分,对许多不同的国家和行业征收关税。”
例如,特朗普政府很可能重新依赖传统贸易工具箱,比如《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和《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转向更加“行业性、定点化”的关税安排。然而,并非所有法律都能让特朗普像在IEEPA框架下那样,快速且大范围征收关税,部分法律对关税税率、征收期限均设有明确限制。
美国有“违法关税退款”先例
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国媒体报道,截至8月24日,美国企业已支付超过2100亿美元被裁定为非法的关税。
美国财长贝森特给出的预估收入更高。据央视新闻,他在上周提交给最高法院的一份声明中称,“如果最高法院要到2026年6月才作出判决,届时已征收的关税金额将达到7500亿至1万亿美元。”
如果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政策违法,那这些资金是否会全额退还?
按照贝森特的说法,届时美国财政部将不得不退还约半数已经征收的关税,这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每经记者注意到,美国也是有“违法关税退款”先例的。1998年,最高法院废除了里根政府时期在1986年开始针对出口商品征收的港口维护税,这导致美国政府欠企业超过10亿美元的退款,所涉企业向政府提出申请后收到了退款。
据外媒,乔治城大学法学教授凯瑟琳·克劳森(Kathleen Claussen)表示,若法院裁决涉及退款问题,其补救措施的范围究竟宽泛还是狭窄,目前尚不明朗。例如,法院可能只处理本案中少数企业的退款事宜。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企业可能就必须自行通过法律程序来寻求退款。鉴于所涉及的资金和企业数量庞大,此举在实际操作上将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