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会上,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表示,“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第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第三,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第四,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第五,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治理效能;第六,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
关志鸥披露了多组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自然资源部全面摸清了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油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目前,全国的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了16%;发布实施了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建成了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用四个关键词概括“十四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成效,分别是“突破”“齐全”“创新”“共赢”。
据孙书贤介绍,海洋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万亿元;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比“十三五”末增长了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孙书贤强调,我国已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15个主要海洋产业都是规模大、势头好,比如海洋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的1/3,海洋旅游2024年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邮轮旅游、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他还表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动能”,并介绍称,“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等重要平台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的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已经遍布全球,2024年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表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找矿突破成果,能源资源保障能力逐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许大纯介绍,主要成果有三个方面:一是能源矿产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二是大宗矿产方面,老资源基地焕发生机,新资源基地相继崛起;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也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打造了领先世界的资源供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