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可以做菜、救援、演奏、照顾老人,人工智能(AI)还能协助医生做诊断、买咖啡、预报天气……年度备受瞩目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科技主题展在9月10日率先开放,和往届相比,今年外滩大会科技主题展让现场观众感觉“更有看头、更可玩、更有趣”。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的外滩大会展区分科技展览和科技集市两大部分。游览者不仅可以在科技展上,看到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广阔的应用前景,也能在科技集市上,亲身感受机器人奏乐、调酒、采访、拳击、做菜等交互体验,看见机器人从生活陪伴、情绪疗愈到工业制作等“服务人类生活”方面存在的无限潜能和想象力。此外,大会首设机器人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天团”还将不间断进行足球赛、障碍赛,以及乐队演出。
具身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进入科技展览场地,负责迎宾接待的是来自松延动力的仿生机器人小诺。它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的自由体操金牌、跳远项目冠军获得者,也是全球首款突破30自由度的高仿生机器人。参观者可以通过与小诺进行智能对话,随时向其提出各种问题,无论是关于大会的日程安排、参展企业名录,还是各个展区的具体位置分布,小诺都能提供清晰的信息解答。
在前沿科技展区,一台环形重磅装置设备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这是合肥星能玄光科技开发的最新可控核聚变星能玄光核聚变模型(简称“人造太阳”),已获得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核聚变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能源,具有燃料无限、能量巨大、本质安全、清洁环保的强大吸引力,有望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各类工业领域和偏远地区带来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
具身智能堪称多模态技术的“最强实战场”。蚂蚁集团旗下的具身智能公司灵波科技的R1机器人首次亮相外滩大会,作为“机器人厨师”,它可以提供缤纷虾仁、红烧鸡翅、生炒排骨、红椒辣牛肉等多种类菜品选择,现点现做。未来,生态伙伴可通过灵波开放平台,提供营销导购、讲解导览、轻餐饮烹饪等多种解决方案。
AI健康管家AQ首次展示“AI智能皮肤检测”功能,只需拍一拍,可以看舌苔、测毛发、测肤质等,覆盖“50+”皮肤疾病识别,疾病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解读医学专业度达90%以上,还可基于用户的皮损照片,给出健康科普和用药建议。
在“机器人小镇”,来自四川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全新的“贡嘎一号”四代机。“贡嘎一号”目前是国内唯一、全球唯三,真正拥有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在执行大空间和跨空间任务中拥有长视野推理规划能力,同时具备自主学习、处理跨场景任务的能力。参观者给出一个简单的拿饮料的指令后,机器人能自主去餐桌拿饮料,并给到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参观者。
人工智能“走向田间地头”
在参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展台,不仅可以看到最前沿的AI研究,还能观察大模型落地产业的最新实践。机器人翻越崎岖高地、操作电箱闸刀、安插火药雷管,甚至还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在主题展区举行的AI科创赛的表演赛——“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上的真实画面。
在医疗诊断环节,达摩院“达医智影”是结合平扫CT与AI的医疗创新产品,人们只需做一次胸腹部平扫CT,就能一次性识别出多种疾病风险,目前已经涵盖:5类癌症筛查(胰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1种高致死性急症预警(主动脉综合征)、4种慢性疾病管理(心血管疾病风险、脂肪肌肉量化、骨质疏松评估、脂肪肝评估)。“达医智影”最大的优势是低成本,做一次平扫CT只需百元左右,并且已经纳入医保,具备在基层推广的条件。
而云上华佗超声辅助诊断系统借助先进算法,能够快速、精准地分析超声影像,无论是心脏、血管的病变,还是腹部脏器的异常,亦或是甲状腺、乳腺等部位的细微病灶,都能敏锐捕捉并智能识别。医生使用时,操作便捷流畅,从图像采集到诊断参考生成一气呵成。凭借这一系统,医疗资源可实现更高效利用,助力各级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为患者健康护航。
宁德时代展示的磐石底盘提供全线控、全冗余控制能力,底盘相当于小脑,完成运动控制、能量管理等功能。在这个基础上,底盘还提供标准化的EE和软件接口,可适配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大脑,支持智能驾驶方案的升级和更换。基于标准化接口,未来底盘可持续使用,通过更换传感器与HPC做硬件升级,提升自动驾驶能力。目前,磐石底盘已完成开发、验证,支持上车体在此基础上平行开发、快速量产,并将整车研发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
在农业领域,复旦大学伏羲气象大模型可精准预报未来15天逐小时天气,模型可提供60天次季节天气,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而极飞智能农场的无人飞机、无人车、智能水肥管理系统等设备借助精准定位、智能决策与实时远程控制,极大降低人力依赖、减少投入成本,助力农户增收。
探寻“人机共生”发展
从现场的体验来看,今年外滩大会科技展区呈现了一个清晰的策展理念,即“人机共生”的科技理念,人机互动不是简单的指令与执行,而是一种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态势。
医疗健康领域的人机互动则充满了人文关怀。傅利叶智能康复港让参观者感受到科技对康复的助力,使用ArmMotus EMU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体验模拟治疗师的手法,在三维空间内实现更轻便柔顺的上肢康复训练;穿戴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体验优化的步态曲线,实现节律性步行功能训练。
AQ则直接把“急诊室”“名医馆”AI化,AQ和300位名医AI分身一起,7×24小时营业,随时随地解答健康问题。在“AI诊室”中,AQ可模仿真人医生看诊思路,循序渐进引导用户提供更准确的信息,给出针对性建议。用户可通过AQ连接家用医疗器械设备,在“AQ在线”查看健康数据,基于用户授权,AQ将智能解读用户的健康数据,在用户咨询健康问题时得到个性化回答。用户可以试着连接鱼跃安耐糖动态血糖仪或者鱼跃呼吸机,通过智能体每日解读健康数据、得到个性化建议,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促进健康。
养老是备受全球关注的智能应用场景之一。复旦光华一号康复机器人聚焦养老护理场景,具备搀扶老人行走、协助起床等功能,并通过类脑启发算法实现喜、怒、哀、乐四种表情模拟,还能通过舌诊、面诊对参观者进行体质辨识。
在科技集市,各种人机互动拉近了科技与生活的距离:和高擎机器人一起踢足球,感受人形机器人的稳定和灵活;观看灵童机器人女团表演,沉浸式体验多模态感知技术;等待150秒,调酒大师 ROBOT BARTENDER将为您调制一杯科技范儿的鸡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