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网售要变天了,直播带药、买药赠药或被亮黄灯,这些行为都算违规 !
9月8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就《处方药网络零售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周的意见征集期。业内认为,这或许将改变处方药网售的现状。
所谓“处方药网络零售”,即指依法取得药品零售许可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通过网络向个人消费者销售处方药的经营行为。由于药品网络销售既涉及药品零售企业,也涉及第三方平台方,征求意见稿对前述两类相关经营主体分别列出合规要求。
这些红线碰不得
首先,药品信息展示的内容必须跟国家药监局核准的药品说明书一致,没获批上市的药、医生超适应证开的药,企业得主动排查管理,绝不能上架。
根据《征求意见稿》,该指南仅对处方药网络零售活动的合规管理作出一般性指导,不具有强制性。药品网络零售相关从业者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已规定,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或者明知是上述药品而销售的,达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形时,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征求意见稿》,药品网络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但出现四类医生处方时,企业可以拒绝处方调配:一是出现无适应症或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二是超出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或医师执业范围开具的处方;三是短时间内同一账号大量、多次购买同类药品的处方;四是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
还有个硬性要求:处方审核必须是“真人操作”,得由有资格的药师或药学技术人员审核签字,不能让AI或者其他岗位人员代劳。而且建议药师日均审方不超过300张。
另外,根据《征求意见稿》,药品网络零售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做好处方药的出入库审核,扫描查验药品追溯码,确保产品合法、渠道合规;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避免处方重复使用。
“药品追溯码”相当于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国家医保局日前明确,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平台企业监管责任跑不掉
近年来,“算法推荐”“直播带货”“搭售”“买赠”等手段已日益成为各大网购平台的产品推广策略。不过,根据《征求意见稿》,通过处方审核前,无论是药品网络零售企业还是第三方平台均不应该展示或提供药品说明书。
药品网络零售企业还应当避免以任何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与治疗目的不符的药品,同时需要避免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营销等方式在网络上违规发布处方药信息。
“搭售”“买赠”等行为也存在合规风险。《征求意见稿》提出,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在销售处方药的过程中,不得以买药品赠药品或者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具体来说,存在法律风险的买赠行为包括:以答题竞猜、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积分兑换等方式提供处方药;以提货卡、核销码、优惠券等形式向公众直接或变相销售处方药;将处方药以商品组合或套餐等形式向公众销售等。
业内人士认为,在互联网诊疗日益普及、网购药品数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强化对网售处方药的监管势在必行。若放任网售处方药乱象蔓延,不仅会加剧药品安全风险,更可能损害公众对互联网医疗和药品网售方式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