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9月10日消息,六部门将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专项行动明确,对于汽车行业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行为,要深挖网络乱象背后的相关方,依法打击惩治。
组织黑公关打“口水战”,将被重点整治
9月10日,南都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了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此次专项整治主要聚焦三大类网络乱象,主要包括:
一是非法牟利问题。(1)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2)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等名义,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保护费”。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3)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制造新型“网络水军”,产出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二是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1)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2)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3)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
三是恶意诋毁攻击问题。(1)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2)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3)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
工信部:绝不容忍非理性竞争毁掉企业、行业
《通知》强调,要强化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处置力度。引导汽车企业向网站平台、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企业属地省级网信办举报反映汽车行业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问题线索。建立快速处置渠道,依法依约关闭并公开曝光一批参与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媒体账号。深挖网络乱象背后的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等代理方团队及购买其服务的汽车企业,依法打击惩治。
《通知》要求,网络平台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等的网络水军、“黑嘴”的甄别管控,健全平台涉企侵权信息投诉举报、争议标签、一键关联辟谣内容等产品功能,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同时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觉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
据南都记者了解,今年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两天后(7月18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其中也提到要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
如今随着《通知》的落地,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方向已然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在9月9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也专门就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作了回应。
9月9日,国新办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工信部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
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左右跃升到2024年的1300多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市场规模大概翻了三番多。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辛国斌提到,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突出,下一步将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发布会上也提到,近期与相关部门一道,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非理性竞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不断提高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企业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李乐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