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留言催生了一项便民新举措。“下班后或赶航班前办理港澳签注很不方便”这条随意发在朋友圈的小抱怨,却引起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的重视。他们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对接,成立工作专班,促成了24小时港澳智能签注机在虹桥的落地。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不断上演。因公司在中国香港上市需频繁往返,先声药业高管万先生以往每次都要办理因私签注。不仅每次可停留时间较短,且需要频繁办理,也影响了出行效率和企业运营节奏。在了解到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后,他通过海外人才直联平台快速办理了人才签注,享受一年内多次往返的便利。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重点企业诺亚投资集团高管高女士临时接到赴港任务,但签注已失效。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启动“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要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与闵行区出入境管理部门协调。闵行出入境警官特事特办,利用午间休息时间加急受理、审核材料,仅用一小时就解决了燃眉之急。“有所呼即有所应”成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提升营商环境的最新注脚。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昂扬姿态展现其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地的使命担当,更是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一城三区一带”战略中浦西唯一的人才战略要地。9月10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来到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作为管委会立足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优势打造的一站式平台,这里集成政务、生活、就业、创业等9大类近90项服务,形成了覆盖人才发展全周期的服务链条。
今年以来,中心已提供各类服务5.5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士1.3万人次,国内人才1.1万人次,涉企服务2.4万人次;举办“全球引才”“人才出海”等系列活动近70场,吸引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600余人次参与。自2024年3月运营以来,中心外国人服务窗口已累计服务2.4万人次,涉企窗口已累计服务6.1万人次。此外,中心还举办的系列活动100余场,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万余人参加。
面对海外人才“入华”的现实需求,商务区构建便利国际化人才的服务体系。在市公安局支持下,海外人才直联平台(虹桥)作为上海两个市级海外人才专门服务平台之一,实现了公安4个警种19项高频业务一门办理。其中居留证件通过“网上申请、即时办理、当场取证”模式实现一次办结,“永居证+驾驶证”多证联办等创新场景显著提升办事效率,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今年累计服务各类外籍人才1.3万人次。
做“引进来”的枢纽,更要成为“走出去”的桥头堡。围绕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中心设立专窗办理APEC商旅卡,最快45天办结;开设企业出海办证专窗,为重点企业聘雇的内地人才因商务事由出国出境的,提供加急办证、签证办理指引、海外安全风险提示、境外证件遗失应对指南等一揽子全周期服务保障。率先推出24小时港澳智能签注服务,通过全年无休、智能速办模式,助力企业员工赴港澳商务“说走就走”,实现了“拉着行李箱直接去机场”的商务便利。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服务中心为国内人才国际化发展提供各类服务近8000人次,其中截至8月底港澳智能签注服务5178人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制度、更加优质的服务,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将加快构建“长三角制造+虹桥服务+全球市场”的开放新格局,为上海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