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新驱动
A股市场交投热度有所下降,沪深两市成交额小幅回落,增量资金短期尚未形成一致性预期,短期市场将维持宽幅震荡状态。
近期A股市场整体震荡运行,且板块轮动特征明显。受益于降息预期和“反内卷”政策,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前期涨幅较大的计算机、通信等板块表现疲软,科创50周内跌幅超过5%。上证指数自4月以来持续上涨,在创出近10年新高后,部分中低风险偏好资金逐步止盈离场,市场风格发生切换,资金偏向于有盈利改善预期和政策催化的板块。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按美元计价,我国出口同比增长4.4%,预期为5.9%,前值为7.2%;进口同比增长1.3%,预期为3.3%,前值为4.1%。整体来看,边际增速虽有回落,但绝对值相对稳定,处于近期均值水平。从出口市场来看,对美出口继续走弱,8月我国对美出口降幅扩大至33.1%,拖累总出口5.1个百分点,而对欧盟、东盟等的出口均高于前值。8月12日中美发布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将24%的关税继续暂停90天,9—10月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下降,叠加基数较低,预计9月出口表现偏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CPI增速环比持平,同比由持平降至-0.4%;PPI增速环比由下降转为持平,同比降幅明显收窄。猪肉和鸡蛋价格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部分食品价格延续回落态势,旅游和能源价格低于季节性,均对非食品项带来一定拖累。同期,生产需求改善支撑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环比转涨。政策端,7月下旬第三批补贴资金下发,部分地区以旧换新逐步重启。“反内卷”相关品种价格呈先抑后扬走势,上游原材料价格抬升有利于部分企业利润改善。在低基数效应下PPI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但对下游企业而言,终端需求表现欠佳或导致价格自上而下的传导受阻。
8月的高频数据显示,石油沥青、水泥发运率同比增速较上月小幅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近日,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3000亿元资金下达完毕。重点项目建设将对基建增速形成支撑。房地产方面,一线城市房价跌幅超过二、三线城市,8月30城商品房销售有待进一步改善,房地产行业压力依旧较大。消费方面,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计温和回落。去年8月以旧换新补贴资金逐步下达至地方,今年8月不仅面临高基数环境,而且消费者对价格的变动更加敏感,邮政快递揽收量同比仅增长12.9%,录得年内的最低值。下半年,稳内需相关政策措施正陆续出台,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下达、“两重”加速、对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政策效果有待密切观察。
近期,海外降息预期升温。8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2.2万人,低于预期值7.5万人和前值7.9万人。当月,失业率为4.3%,略高于前值4.2%,是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值。数据发布后,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同步下跌,黄金、美股、美铜价格则快速拉升,但随后,市场交易逻辑转向衰退,大类资产转而震荡,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降息“板上钉钉”,且年内降息3次的概率从40%上升至80%。近3个月的就业和通胀数据显示,现阶段美国就业压力明显大于通胀压力,美国经济内生动能有转弱迹象,若9月非农数据表现仍较差,则不排除美联储连续降息的可能。
进入9月,A股市场交投热度下降,沪深两市成交额回落,增量资金短期尚未形成一致性预期,短期市场将维持宽幅震荡状态。中长期来看,上证指数创出近10年新高,估值抬升后进一步上行的驱动从流动性宽松转为盈利改善,盈利改善预期良好的个股和板块有望继续震荡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