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13:11:30 股吧网页版
东方红资产管理江琦:创新药三重催化迎五年“黄金收获期”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9月11日讯(记者闫军)无论是主动管理,还是ETF,今年权益市场最亮眼的板块之一就是创新药,业内共识是,今年以来的创新药崛起,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药已经迈入收获阶段。

  创新药领域也涌现了一批新的基金经理,有的锐气十足,在管基金年内回报翻倍,也有的抓住机会,净值稳健前行。基金经理如何证明能力,仅看牛市行情是不够的,在熊市中控制好回撤,能够挖掘到政策周期、技术迭代带来的市场机会,这才是基金管理专业性的体现。

  东方红资产管理的医药基金经理江琦正是如此。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这样评价她:作为新生代医药基金经理,打法专业、路径主流,以极具前瞻性的全市场视野要求自己去看整个医药板块。此外,擅长左侧布局,这对投资医药领域尤为重要。

  “医药投资的核心在于组合的构建”,日前,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江琦表示,在2022年3月任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的基金经理时,在投资方法上,她采用的就是在医药板块做组合的思路,关注的重点涵盖了成长股、低估值转型标的、低估值白马股以及现金流稳健的企业。不同时期,她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各类资产的配比。这种策略被称为“组合”,是因为她始终通过动态配比来应对市场变化。

  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江琦管理的这只发起式基金,二季度规模合计14.1亿,完全超越了发起式基金成立三年后需达到2亿元门槛的要求。从业绩复盘来看,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3月29日,彼时恰逢医药板块调整,全指医药指数自2022年3月29日至2024年底跌幅超30%,而江琦管理的这只产品A份额同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15个百分点。

  在今年创新药行情开启之后,她迅速抓住机会。截至2025年8月22日,该基金今年以来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达82.3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0.52%,超额收益达到61.83%。

  当前医药投资格局十分清晰,创新药成为最明确的投资主线。在大涨之后,市场更为关心的是,后市是否能够延续大涨?行业还有哪些新机会与催化?作为基金经理会如何调整自己的组合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东方红资产管理9月10日起发行第二批浮费基金东方红医疗创新混合(QDII)基金,江琦是拟任基金经理之一,未来她如何管理浮费基金,管理策略上有哪些不同等问题,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全局思维,构建医药投资动态“拼图”

  15年深耕医药领域的深厚积淀,江琦亲历并见证了中国药企的逆袭之路,也经历过医药板块的凛冽寒冬。从履历来看,江琦曾拥有多年的卖方研究经历,是具有买方与卖方双重视角的医药基金经理。2020年底,江琦加入东方红资产管理,从权益研究部医药组组长起步,202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

  凭借多年的研究深耕,加上初掌产品便直面市场剧烈波动的实战磨砺,,江琦对医药板块形成了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体系。她深知,即便置身在长坡厚雪的赛道上,不确定性也始终是贯穿产业发展的核心变量。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业投入巨大,但不是每款药品都能研发成功并带来巨大的收益,能够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当市场还在争论医药板块何时企稳、细分赛道如何押注之时,江琦的投资理念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从管理医药基金之初,她就确定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即在医药板块中做组合,当前在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的管理中主要聚焦在纯创新药、传统药企转型创新两类企业中做组合。

  江琦介绍,医药子行业众多、跨度极大,既有低估值、呈现周期性的原料药,也有高估值、具备科技属性的创新药,囊括了成长股、白马股、周期股等多种类型,而底层的驱动逻辑各不相同。

  “我一直在医药板块中做组合,组合意味着可以丰富多彩,可以类型多样。”江琦表示,为了更精准地捕捉子行业的Beta,她将医药分为18个子行业,然后,基于成长性和科技创新性,进一步对医药行业中高成长领域进行二次细分。这一细分的原因主要源于江琦对医药板块属性的判断,在她看来,医药行业具有很强的科技属性,长期而言,科技成长可能是医药长期最赚钱的赛道之一。

  具体到实操来看,江琦做组合的本质在于,对资产当前价格、未来预期价格以及未来成长收益的综合匹配。配置的动态调整来自子行业的周期、政策收敛以及不同的行业机会。因此,江琦的组合拉长周期来看,可以实现灵活的演进,比如在2022-2023年的市场低迷期,在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组合侧重低估值、现金流稳定的防御性资产;2023以来,组合增加了强成长型资产的比重;到了2024年三季度,仓位更是较多聚焦创新药方向。

  以全局思维,把医药行业当作全市场去思考,可以说,江琦是开辟了属于她自己的研究方式,“于专注处开新局”,考验的是扎实的研究与前瞻性的判断。

  创新药“开花结果”

  江琦在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每一次季报中都用“坚守”来表达对板块的信心,在2023年年报中,她坦言,市场最终都是价值和价格的回归,当非理性因素带来短期的大幅下跌,要做的是坚守中寻找基本面更优质的资产,给予好企业耐心和信心。相信最终企业的盈利能力会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的回报,“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寻找、理性的应对、耐心的持有”。

  2025年,江琦在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的管理中的多年“坚守”终于迎来了创新药的开花结果,创新药行情在基本面、出海以及政策利好之下得到了确认。

  首先,大行情拐点的确立必须有基本面的支撑。经历过十年的发展,创新药在中国开始出现快速的收入增长,部分公司出现快速的利润增长,部分公司开始实现盈利,部分公司的产品开始在全球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在未来的三年将逐步进入国际市场,部分公司在全球市场临床实验数据也初露锋芒,未来创新药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BD(商务拓展)模式出海加速,大单不断是这一波创新药行情的最大催化剂。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投入巨大、周期漫长,小公司缺乏临床和商业化资源,而大药企亟需补充管线,BD交易因此成为双赢桥梁。国内药企不断凭借License-out模式出海,将在研产品授权给海外药企,获取首付、里程碑款及销售分成,进而分摊风险与资金压力,模式已初步获验证。

  今年以来,海外巨头争抢中国创新药优质资产的趋势显著加速,BD交易量价齐升。申万宏源证券统计,1-5月中国药品领域License-out达57笔,较去年同期增长23.9%;期间首付款激增近4倍至27.4亿美元,总金额486.9亿美元已逼近去年全年水平,超50亿美元大单频现。

  第三,政策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支持创新药发展的举措更是这一轮行情延续的强心剂。今年以来,创新药行业的“审评慢、支付难”两大瓶颈痛点都在政策端取得实质性的破局。

  6月16日,自药监层面和医保层面的最新政策动态显示,在审评端,国家药监局就优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征求意见,其核心目标直指“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这将显著缩短研发进程的关键环节;在支付端,国家医保局在2025年药价谈判方案出台前,召开《2025年国家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会议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丙类目录/商保目录)纳入整体工作方案,为高价值创新药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准入通道。

  到了7月1日,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十六条”),为创新药行业注入强劲政策活力。

  展望后市,创新药五年收获期启航

  从2022到2024年,如果说医药行业的选择与坚守还带着“步步难”的沉重,但随着创新药成为产业发展的明确趋势并逐渐进入收获期,从2025年起,这条路或许可以走得轻快些。正如江琦所说的“十年磨一剑,我们可以期待创新药的收获期比较长”。

  风物长宜放眼量。江琦表示,可以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以一年以上几年为维度看待这个收获期。如果从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的角度来看,第一个投入期是2015-2024年,这个收获期的第一阶段在2025-2029年,因此对于这一轮创新药的发展,如果从“0-10”的角度来说,它也是刚刚走过了“0-1”的脚步,现在正从1向前迈进。

  展望下半年的发展,江琦说她对此充满信心和热情,原因有二:

  一是对于创新药行业的方向更加坚定,产业界的技术进步,中国的临床资源和临床速度都在加速创新药企业的发展,香港市场和科创板的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给创新药企业注入了发展的新资源。

  二是政策端,国家对于创新药行业的鼓励支持,尤其是商业医保的发展决心可以看到未来5年支付端的改革,值得期待。创新药支付端的改革是不亚于“2015年722临床核查与自查”的政策改革,支付端的改革意味着这个行业可以发展壮大,未来也许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因此,在今年的投资方向上,江琦更加关注创新药行业,尤其是生物科技创新公司与传统药企转型创新的标的。

  选股策略上,她重点关注两类,一是具备持续高速增长能力或巨大成长空间的强成长性或潜力型公司;二是基本面迎来积极转折、当前估值相对较低的拐点型低估值公司,从中积极把握创新药行业的黄金发展机遇。

  面对此次发行的浮动费率产品,江琦说,作为基金经理,在管理任何一只产品时考虑的都是收益率最大化,不会因产品的收费方式不同而区别对待。核心策略仍是医疗创新组合投资,不同点在于此次浮动费率产品可通过港股通或QDII境外投资额度投资于香港股票市场,根据合同设置,通过QDII额度投资的港股通以外的港股股票占股票资产的0-20%。

  对于基金持有人,江琦也强调,多一些耐心,企业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这一过程可能会有些漫长,密切观察企业的发展,并耐心持有是助力取得收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