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加快实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六大重点行动,为“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
“‘人工智能+’将开启中国智能经济时代,《意见》为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指明方向。”近日,天风证券全球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席院长、海外首席孔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随着《意见》落地,AI应用端的发展方向也更为清晰,在全球竞争中有望脱颖而出。从今年维度来看,生成式AI仍然值得关注,商业化价值较高。此外,未来传统行业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有望迎来新的成长性机遇。
AI产业发展进入加速周期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落地释放了哪些信号?
“对产业端而言,意义重大。”孔蓉分享道:“2022年年底,ChatGPT带来了新的AI范式后,带动了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过去两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人工智能与各个行业和场景的结合,将会带来更多的产业机会。”
在孔蓉看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一直以来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目前处于从技术到落地的过程。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多重优势:包括技术优势、移动互联网积累的数字化优势、数据优势等,未来各行各业的场景应用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将开启中国智能经济时代。”孔蓉分享了她的理解:从信息经济到数字经济再到智能经济的演进之路来看,人工智能加快赋能千行百业,将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持续的内生增长动力。《意见》通过设定可量化目标和阶段性时间线,有望强化政策执行的确定性与产业落地的可预期性。
在孔蓉看来,AI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让全球看到了中国AI的技术实力;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公司对于AI的资本投入和未来计划受到市场验证;第三个阶段是AI与应用相结合,中国有着更强的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工程师红利。“随着《意见》落地,AI应用端的发展方向也更为清晰,在全球竞争中有望脱颖而出。”孔蓉说。
AI赋能千行百业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日趋加速,“人工智能+”概念深入人心。
孔蓉分享了几大值得关注的应用场景。第一,科学技术。在技术转化和科学突破方面,从“0”到“1”的突破,以及“1”到“10”的商业化落地未来值得期待。过去几年,部分上市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药生物研发等科技领域已经实现一些成果。
第二,民生福祉。在医疗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远程医疗,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同步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教育领域,未来人工智能也将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效果,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第三,消费提质。人工智能与服务型消费产品的结合是近两年消费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以文娱类消费为例,AI生成的图片、视频内容,效果有明显提升,从而也能达到促进消费的效果。
此外,人工智能与农业场景等传统行业的结合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传统行业对智能化改造需求较高,有望催生更多机会。
在应用层面,孔蓉提出,AI编程今年表现亮眼,在海外普及率不断上升,在国内的市场空间也较大。AI编程写代码能力的提高,带动了Token量上升,包括算力需求的提升。往下半年看,孔蓉表示,依然看好AI生成视频的能力,也就是多模态能力,其背后带来的商业化价值较高。
算力或是AI投资的中长期主线
近段时间以来,算力板块的亮眼表现备受市场关注。孔蓉对此分析称,相比应用来说,算力板块更能看到公司财报上营收端的变化。发展应用,首先要做好基础建设、建数据中心,这背后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所以这是AI投资的核心焦点。特别是在应用不断落地的过程中,算力的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都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算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的发展是并行的。
对于科技股行情后市,孔蓉持乐观态度:“接下来,市场行情有望持续围绕人工智能主线。因为,人工智能会带领更多技术的落地以及场景的落地,从而形成有延续性的投资机遇。”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孔蓉认为,科学技术结合方面,除了人工智能本身,还会带来更多技术的突破,比如机器人、智能驾驶、元宇宙等多个领域,都是未来投资的方向。
“特别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其中涵盖的场景和领域很多,可能是目前没有被充分关注到的方向,未来智能化有望催生新的成长性机遇。”孔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