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15:47:20 股吧网页版
指数与量化后发者如何破局?永赢基金蔡路平:差异化布局+补全产品矩阵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9月11日讯 作为行业后发力量,永赢基金旨在走出一条差异化突围之路。公司通过差异化创新切入细分市场,依托创新产品锚定细分机遇,在持续完善产品矩阵以夯实基础的同时,推动量化技术与主动管理有机融合。围绕国家战略与新质生产力方向,永赢基金近年来发行了一系列“首创”型产品,填补了部分细分行业的产品空白。

  在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蔡路平看来,公司的指数与量化业务起步较晚,实际布局还布满荆棘。但他将指数布局比作播种,需要明确战略方向,选择高胜率战术,并结合公司资源禀赋进行培育。

  回溯来看,永赢的指数产品模式已实现重要突破,从早年仅能做宽基ETF,发展到如今可落地港股T+0 ETF、A+H ETF、指数增强ETF等多种创新产品;公司ETF总规模也从去年年中的约30亿元快增至最新超160亿元,增速显著。

  蔡路平感慨,前行之路充满挑战:细分行业的容量天花板、创新产品时滞风险、头部机构的强势竞争以及公募量化的策略约束与投资者认知瓶颈,都要求团队在“产品特色化”与“矩阵完备性”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他也谈到,指数产品结构未来或将朝着“宽基作为配置基石,Smart Beta补充策略多样性”的格局演进。另外,在众多的量化细分方向中,蔡路平也将Smart Beta策略视为重要的突围方向。

  在产品特色化与矩阵完备性间寻找平衡

  永赢基金指数业务2019年启动,发展初期策略偏保守,优先布局基础宽基ETF。2021年,公司明确以“主题化、特色化”思路重启指数业务。永赢基金并未跟风布局当时热门医疗产品,而是在洞察细分市场的空白后,与指数公司合作将一条“医疗设备指数”修订为“医疗器械指数”,并在当年推出对应ETF,并逐步成长为全市场首只且同类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

  这一布局基于两大逻辑:一是规避同质化竞争,在医疗大行业中,主动避开竞争红海的医疗产品;二是聚焦潜力行业,团队预判医疗器械这一关键分支将受益于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长期趋势,尽管经历过行情滞后阶段,但在2022年的医疗基建行情中表现突出,而作为今年医疗潜力板块、脑机接口概念板块、反内卷概念板块,也迎来一波行情。

  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永赢基金先后推出全市场首只黄金股ETF、聚焦低空经济的通用航空ETF、聚焦商业航天的卫星ETF,还布局了港股医疗产品。

  蔡路平介绍,黄金股ETF具备“金价弹性放大器”的特征,其价格波动既隐含了黄金价格的变化,又叠加了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和投资者情绪。今年以来,黄金股年内相较于黄金超额收益显著,最新黄金股ETF产品规模已突破79亿元。此外,投研团队还配套开发了黄金/黄金股的比价/择时、黄金类大类资产配置等五大研究体系,在研究服务上下足功夫。

  在蔡路平看来,指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产品本身。作为行业后进者,团队将以“补全产品矩阵+差异化布局”为核心,依托投研一体化平台协同推进。从零到百亿阶段,永赢基金多以创新产品突破,而现阶段为补全产品矩阵,会适当布局部分成熟行业,这是扩大指数业务的必要策略,旨在实现全面覆盖。这里的“全”并非盲目追求数量,而是强调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提供相匹配的工具或工具组合,这是构建产品竞争力的必要基础。

  但“全面”并不等同于“极度细分”。追求极致细分面临现实制约:一是细分产品的可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数公司能否提供相应的细分指数作为跟踪标的;二是过于小众的产品早期失败风险较高,难以存续。因此,“又全又大”的理想状态难以一蹴而就。未来,永赢基金仍会坚持差异化创新,在“产品特色化”与“矩阵完备性”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基于公司战略,永赢基金将力争覆盖消费、制造、科技、周期、金融、军工等核心方向,同时积极布局红利、高股息等Smart Beta产品,通过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拓宽覆盖面,系统性地捕捉潜在市场机会。

  蔡路平补充,在指数差异化布局的实际过程中,还存在多重挑战:

  挑战一:细分行业容量有限,时机至关重要。过于细分的行业主题存在明显的规模天花板。尤其是错失首发窗口,会造成“高成本”仅实现“小规模”,“起步时机”非常关键。

  挑战二:先发优势短暂,竞争激烈。当前阶段,新品类推出后,同类产品可能在一两周内迅速跟进。若无法在窗口期内快速做大规模,产品难以形成实质差异,渠道能力与销售效率成为关键。加之指数开发缺乏排他性,竞争尤为激烈。

  挑战三:创新产品的成功常受时机与市场环境影响。对于部分极为前沿的“左侧”细分行业,虽已提前布局构想,但可能因标的分散、市值不足或理念超前而被暂时搁置,指数化进程往往会滞后1-2年。

  指数化投资大时代,宽基“压舱”、Smart Beta补多样性

  蔡路平谈到,国内指数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海外市场宽基指数已充分覆盖核心资产,行业类产品需求相对较弱。与海外市场以宽基产品为主导不同,A股市场的宽基与行业指数产品规模曾一度相当。但随着全国社保基金、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重点增配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宽基规模占比显著提升。

  他预计,在当前指数化投资大时代的背景下,指数产品结构或将持续演进,并呈现两大趋势:

  一方面,宽基配置价值或将更突出。若市场进入低波动、长期向上的格局,波段操作策略有效性或下降,散户资金行为或趋向于长期配置。宽基以分散风险、市场代表性强的特性,更易吸引稳定配置资金;

  另一方面,当市场转向长期配置逻辑,Smart Beta策略的价值有望重估,相关产品占比或提升、策略品类将更多元。Smart Beta产品潜力大但依赖成熟市场生态,当前国内规模较小,投资者以散户为主、偏交易属性,而Smart Beta策略通常风格周期较长、更适用于长期配置型资金。

  Smart Beta策略产品与行业主题产品的商业逻辑存在根本差异。前者依赖市场对风格因子的持续认可及配置意愿,后者更多受益于产业趋势和事件驱动。目前,国内Smart Beta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头部机构虽已尝试布局红利、高现金流、成长价值等多类策略,但无论是投资者认知还是产品本身的存活能力,仍需经历市场周期和需求侧的验证。

  综上,国内指数产品结构不会简单复制海外模式,而可能将朝着“宽基作为配置基石,Smart Beta补充策略多样性”的方向发展,整体结构更趋均衡。转变需要时间,最终取决于投资者理念转变与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成熟。

  Smart Beta助力量化落地与吸引长期资金

  在公募费率改革下,基金的calmar率成为竞争关键,如何有效控制波动、提升持有体验愈发重要。未来将有更多主动管理团队借助量化模型和优化器来管控组合波动、控制行业暴露和跟踪误差。此外,尽管量化策略所依赖的数据可能滞后,但能一次性快速扫描和筛选全市场股票,高效捕捉统计规律,因此在风险管理和误差控制上,都能够和主动投资高效结合。

  在蔡路平看来,量化投资并非一劳永逸的“永动机”,实际无法“躺赢”。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业绩的持续性,不依赖于单一策略或个别成员,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挖掘新模型、迭代旧策略并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成功的量化团队高度依赖系统化平台与跨部门协作,需要投研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各司其职——研究端持续产出新的策略想法,投资端专注决策与执行,共同支撑技术驱动的核心逻辑。

  他强调,所有量化策略都存在“容量天花板”和“失效风险”。同时,国内公募量化投资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整体规模偏小,指增产品规模约2400亿元,主动量化产品规模超900亿元;二是投资者教育仍然任重道远,不少人主要依据历史业绩做出投资决策,对策略逻辑、风险特征及容量限制缺乏深入了解。但随着近年来投资者的计算机、数学等素养上升,以及大型机构对统计套利和资产配置的理解不断深化,量化投资有望获得更广泛认可。

  他认为,在众多的量化细分方向中,Smart Beta策略或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将有望成为量化投资落地和提升市场认知的重要途径,吸引更多长期配置资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