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市场以141亿美元新股融资额雄踞全球首位,同比增长695%的亮眼成绩,正吸引越来越多内地企业探寻赴港上市之路。2025年9月11日北京上市公司协会联合安永以及中国香港公司治理公会成功举办“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研讨会”。来自90余家上市公司高管以及中国香港交易所、知名投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H”双资本平台构建之路。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李洪海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赴港上市不仅是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国际长期资本的战略选择,更是优化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全球品牌影响力,并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
内地企业
迎赴港上市战略机遇窗口
李洪海强调,当前中国香港市场为内地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窗口,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企业要趁着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东风谋篇布局,实现企业价值在国际市场上的重塑与飞跃。
中国香港治理公会高伟博士在致辞中提到,随着内地和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融合,两地的监管逻辑与具体制度日益趋同,特别是,内地公司法的股东保障水平已经可以满足港交所的监管要求。高伟博士也明确了中国香港以“监管效率革命”激活“A+H双平台”战略价值,这既可以巩固自身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全球化跃迁的高效通道,实现政策、市场与企业发展的三重共振。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点明了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复苏,这一强劲复苏得益于政策红利、市场机制与企业需求的三重驱动。杨淑娟也重点强调了“A+H”模式有助于推动港股市场机制持续优化,提升其国际吸引力,A股上市公司通过“A+H”的双平台能够不断强化国际化布局,开辟新增长曲线。
港交所代表详细介绍了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和上市制度要点,重点解读了港交所推出的特色服务,这些举措为企业开拓了更宽阔的上市融资道路。专家强调,中国香港拥有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丰富的国际资本资源,是企业迈向国际舞台的关键跳板与战略支点。另外,中信证券专家代表完整地梳理了国家政策对于A股公司启动H股发行的制度支持,并解析了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发行新规,为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指明了道路。
实操指引
探路内控体系建设路径
安永合伙人在主题分享中表示,财务规范是企业成功上市的基础。他介绍了企业中国香港上市的财务准备工作,并结合案例分享了上市过程中常见的财务关注点。建议企业在IPO启动前尽早进行财务健康检查,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和完善,保障企业顺利登陆中国香港资本市场。
在税务关注重点的分享中,主讲人从税务征管趋势引入,重点讲解了几个与税务有关的风险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各口径费用交叉比对、关联交易变动趋势异常、股权转让和员工股权激励管理。最后,主讲人结合典型案例为企业税务合规筹划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研讨会聚焦了企业赴港上市的法律关注重点和内部控制合规要求。境外上市的法律关注重点主要有外资准入、公司治理、募集资金以及信息披露等。竞天公诚合伙人结合具体案例重点讲解了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问题。近年来,联交所对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断提高,ESG表现已成为国际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专家们分享了如何应对联交所的ESG披露要求,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ESG管理体系,以提升企业国际形象和估值水平。另外,相关专家对于内控体系建设背景与监管趋势进行了解读,并分享了中国香港上市内控体系的建设路径。
在“审核与发行中的重点问题与实操策略”环节,具备丰富经验的国际律师事务所代表分享了港股IPO过程中的定价策略、发行时机选择及投资者沟通实战经验。另外,就A股公司H股上市的重点关注事项进行了讲解,包括申报工作协调、公司治理、财务信息制备以及公众持股量等。在最后的分享环节,分享嘉宾结合具体案例,针对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服务差异性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强调了做好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性,向企业介绍了提升企业估值的一些策略。
此次研讨会为北京上市公司搭建了与中国香港资本市场对接的专业平台。北京上市公司协会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各专业机构的合作,为上市公司提供持续性的资本市场服务。未来,该协会将继续组织类似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最新政策动态,推动更多北京优质企业成功赴港上市,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