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报记者史丽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雪)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9月1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正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取得了系列进展。
为让资源和服务更贴近群众,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及基层延伸。目前,全国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和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建设了114个省级医疗中心。城市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县级医院和社区中心,让上级专家到患者“家门口”服务。特别是,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已开展医疗巡回服务,国家与省级巡回医疗队将覆盖所有资源薄弱县,形成制度性安排。
通过促进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完善转诊服务,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显著增强。据统计,2024年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达到3600万,较2020年增加46%。此外,全国有338个地市实现了超过200项医学检查项目的互认,县域资源共享中心普遍建立,81个城市和2199个县区正分别试点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87%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门诊候诊时间缩短;5500多家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83%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互联网医院已达3756所,去年诊疗人次高达1.3亿。此外,4000多家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上门护理,项目多达60余项。为满足多样化需求,60多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已在国内落地服务。
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目前,99.5%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和98.4%的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已能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目标在年底实现全覆盖。同时,99%的地市至少有1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97%的地市有医院提供睡眠门诊。全国普及的“12356”心理援助热线也已实现为各地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