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02:03:00 股吧网页版
【科技新景】“人工智能+”加出生活新花样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全林

  张全林

  日前闭幕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与阶段成果,令人惊喜。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跨越了一大步。如果说“互联网+”侧重“连接”,意在打破信息孤岛,提升速度和效率,带来量变,那么“人工智能+”就是赋能,让机器能够自主分析和决策,引发一波新的行业革命,产生的是质变。

  “人工智能+”与美好生活贴得很紧,以小切口赋能大民生。人工智能让家居、出行、健康管理等场景高度个性化,能够主动理解并响应人的需求。从智能检测听力的助听器,到医保数据的深度分析、快速结算,如今都有“人工智能+”的嵌入。人工智能可以实时核验医疗票据与医保结算的一致性,大幅提升结算效率。智能捕鼠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和定位老鼠的行动轨迹,自动唤醒智能捕鼠仪驱逐老鼠,对提升食品安全大有帮助。人工智能像水电一样,正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服务。

  “人工智能+”意味着从数字经济到智能经济的跃升。培育智能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人工智能+”都有用武之地,可以大展所长。人工智能处在从技术突破向应用落地的拐点,赋能千行百业,展现出丰富的实用场景。但是也要正视,人工智能的规模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亟待补短板、强弱项,加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广泛渗透。

  平衡发展是建设智能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应用仍然是个短板。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对确保吃得饱、吃得好具有决定性作用。

  “人工智能+”的深入推进,比拼的是人才。无论是智能体的迭代,还是智联网的构建,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持。就目前来看,算力紧张仍然制约人工智能的推广普及,国产算力技术的升级尤为迫切。要想突破制约瓶颈,人才是决定因素。充分调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大力培养人工智能及大模型人才,才能尽快提高算力水平,满足服务社会和加快产业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和数越大,越需要提升安全能力。“人工智能+”在展现巨大变革潜力的同时,也带来多重社会挑战,其治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安全能力建设,防范模型的黑箱、幻觉、算法歧视等带来风险,加强前瞻评估和监测处置,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合规、透明、可信赖,是必须做好的功课。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