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下半年A股的不断走高,债市持续走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站上1.8%,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半年至今大跌近5%。由于债市走弱,今年至今已有上千只债券基金净值下跌,其中纯债基金除了净值走弱,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赎回压力。截至9月10日,下半年以来已有逾10只纯债基金净值下跌逾3%。
9月10日,债券市场再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国债期货四大合约全线下跌,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86%。11日,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继续下跌0.11%,不过其余3个国债期货合约有所反弹,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0.07%。
10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全线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站上1.8%。在债券市场上,债券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反比:当收益率走低时,债券价格上升,债市走牛。债券价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总和,收益率上升会导致现值下降。
具体来看,截至9月10日,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6个月持有A、汇添富丰和纯债A下半年以来净值跌幅超过5%,民生加银瑞夏一年定开债等11只产品跌幅超过3%。
总体来看,下半年净值跌幅较大的债券基金普遍重仓持有长端利率债。今年以来,长端利率债整体表现较差,如两只30年期国债ETF年内跌幅均超过3%,较为罕见。
债券市场的持续走弱,使得债券基金存在显著赎回压力。据统计,近1个月已有近20只基金因发生大额赎回,基金公司提高份额净值精度。如8月20日,金鹰添瑞中短债、财通资管鸿慧中短债、创金合信恒兴中短债三只基金发布了基金份额净值调整的公告,其目的是应对申购赎回,以确保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
2018年初至今,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接近4.0%一路震荡下行至1.60%附近,下行幅度近240个BP。尽管期间也出现过2020年5-7月和2022年11-12月这样的调整,但整体并未改变债券牛市格局。然而,近期债市的调整相当剧烈。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销售新规引发了部分资金赎回债基。近期,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对持续持有期满30日、少于6个月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0.5%的赎回费,债券基金的赎回费率与含权益类大跌基金“一视同仁”,这意味着如果债基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时长不足6个月,那么需要缴纳0.5%的赎回费用。这对年化收益率在2%~3%的纯债产品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对此,鑫元基金分析称,此次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股票市场持续走牛,赚钱效应不断释放,显著推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部分原本配置债券的资金随之流向权益市场,对债市形成直接分流压力;二是“反内卷”相关政策逐步落地,政策预期持续升温,间接带动市场通胀预期抬头,进一步削弱了债券资产的配置吸引力。叠加近期发布的基金销售新规和8月经济数据等,在多重因素共振下,债市调整压力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