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有哪些投资机会可以把握?从华安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近期举行的秋季策略会看,公募依然看多权益市场的配置价值,市场正迎来产业趋势共振向上、多点开花的格局,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涌现。
权益资产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今年以来,机器人、创新药、人工智能等热点轮番起舞,数百只基金近一年净值翻倍。站在当前时点,展望后市,华安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翁启森发布观点称,当前,国债收益率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风险溢价处于历史56%分位,对权益资产性价比形成一定支撑。在投资中,可重点聚焦产业趋势,如AI及端侧、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有色等赛道的投资机会。
华宝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夏林锋发表观点称,A股市场已经明确出现增量政策显效和公司业绩企稳的信号,需求端稳住楼市股市,供给端整治“内卷式”竞争,产业端AI引领新的创新周期,“新消费”成为内循环新载体,“新能源”正在走出困境。对此,将采取“深挖阿尔法,等待贝塔”的投资策略。
“后续指数波动率会放大,成长风格仍为趋势。”富国基金经理刘兴旺发布观点称,后续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可能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有助于引导增量资金入市,推动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二是“反内卷”政策稳步推进,叠加PPI预期回升,有望推动部分行业供需格局边际改善;三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出现的技术突破与产业政策支持,有望驱动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并带来相关板块价值重估。
同样持乐观态度的还有兴银基金经理邓纪超。他认为,随着经济逐步企稳,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持续升温,人民币资产可能正迎来较好的配置机会。
结构性机会涌现
谈及后续看好的投资方向,多家公募机构在策略会上表示,当前仍有较多结构性机会可以挖掘,须从产业基本面出发,寻找有成长的细分行业。
华安基金经理栾超发表观点称,本轮行情启动的核心,是产业驱动下信心和风险偏好回升。对投资而言,关注短期指数波动意义已经变弱,应积极寻找有亮点的细分方向。在此基础上,成长是绝对主线,但要平衡“攻守道”,坚持成长加红利配置策略。具体而言,新需求拉动的成长方向包括:AI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安全发展模式下的自主可控,以及消费升级下的需求重塑。同时关注利率下行推动的红利领域机会,优选弱周期红利和供给侧出清后分红能力提升的红利资产。
对于当前火热的AI板块,富国基金经理罗擎发表观点称,AI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渗透率在不断提高,模型能力上限仍在继续提升。进行AI投资须从产业视角出发,不仅是海外算力产业链,国内算力同样不容忽视。除光模块、PCB(印制电路板)、服务器外,AI应用也值得关注。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表现亮眼,在国泰基金经理邱晓旭看来,本轮创新药行情的表层原因是BD(商务拓展)超预期,深层原因是产业成熟后高效研发和高效临床的创新属性被认知。未来主要看好三个方向:一是创新药,中国创新药企盈利已进入爆发阶段;二是AI医疗,这一方向性价比凸显;三是细分龙头,部分非创新药赛道行业龙头估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就新能源方向而言,夏林锋认为,储能、风电、光伏等领域的机会较大:一是储能渗透率低;二是风电迎来装机大年,价格企稳回升,同时海外及深海仍有拓展空间;三是光伏产业有望逐步走出“内卷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