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05:29:01 股吧网页版
2025外滩大会上,机器人不用唾沫照样“穿针引线”
来源:上观新闻

  手腕轻抖,红色绢布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抛接、下落、旋转,没有磁吸装置,没有抛放线辅助,仅凭机器人腕部发力,就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抛手绢”的灵动之美。在昨天举行的2025外滩大会具身智能论坛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富春展示了他们团队研发的机器人最新成果。

  从今年春晚“出圈”的“秧BOT”,到如今的无辅助道具转手绢表演,机器人的进步一日千里。孙富春展示的机器人转手绢,灵感就来自春晚舞台。这一次他没有采用死板的算法控制,而是让机器人通过大量训练,自己“琢磨”出仿生人类肌腱驱动与关节构型机理。除了能够完成抛绢、接绢、转绢等动作,机器人还能表演高难度的双手转绢。

机器人亮相《WHY星人大会》截图。

  此外,孙富春团队研发的机器人灵巧手也十分灵巧,屡屡在国内外机器人大赛上摘金。在现场展示的一段视频中,机器人灵巧手以0.1毫米级精度完成穿针引线、捏取豆腐、剥开鸡蛋等高难度操作。当机器人拿着细到无法“支棱”起来的线时,观众们都开始着急,因为它们可没有唾沫能用。不过,大家很快就看到,机器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捻起线来,捻了几下后,细线终于可以直着穿过针眼了。“感觉它们已经和人没什么区别。”一位观众有感而发。

  机器人是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灵巧手是机器人的“最后一厘米”,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孙富春团队致力于灵巧手研发,历经多次迭代,形成多种灵巧手,如:12自由度柔性手、刚性的二指手、触觉感知五指手等。能捻线穿针的就是触觉感知五指手,内置128个压力传感器和64个关节电机,通过热成像与毫米波雷达实时感知物体形变,动态调整抓握力度,其感知精度为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落在皮肤上造成的形变量。

  “通过模仿人的肌腱结构,机器人能获得更高自由度,这是下一代机器人的关键。”孙富春道出关键。他十分推崇研发人形机器人,在他看来,其意义除了能让机器人无缝使用人们的工具之外,还在于经过亿万年的生命进化,人体被证明是最适合智力诞生的形式,因此,在人工智能发展上模拟人体事半功倍。

  这一想法在上海卓益得机器人身上也得到体现,它因在今年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上获得季军而一鸣惊人,虽然速度上不如冠亚军,但它是唯一没有在比赛中途更换电池的机器人。如此耐久的关键,在于机器人腿部不装电机,而用绳子模拟人的肌腱,把臀部的3个电机与腿部的3个关节连在一起。通过这种肌腱仿生驱动设计,人形机器人的行走和跑步机制与人类接近,都是靠多条肌腱同时发力形成耦合效果,带动腿部关节运动。

  “我们还在研发水中和空中机器人,都会选择这个空间中的优势物种进行仿生研究。”孙富春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