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摘要:
债市经历调整后赔率改善,10年国债1.8-1.9%配置价值显现,建议关注中短端利率债及信用债;反内卷政策效果持续释放,PPI同比降幅料收窄但年内回正仍有压力,出口性价比优势未受根本影响;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加速,从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中国通过贸易主体多元化增强外贸韧性,在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份额提升。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行情回顾:
截至昨日18点,利率市场收益率多数大幅下行,1Y国债下行1.75bp至1.34%,3Y国债下行1.25bp至1.42%,5Y国债下行2.75bp至1.61%,10Y国债下行1.75bp至1.80%,30Y国债上行0.45bp至2.10%,10Y国开上行0.75bp至1.96%。信用市场收益率多数上行,2Y期AAA信用债上行2bp至1.85%,3Y期AAA信用债收益率持平至1.98%,5Y期AAA信用债上行0.25bp至2.16%。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昨日收盘报480点,收涨1.23%。
1、债市赔率已有改善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债券在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后,目前风险已经得到了明显释放。从基本面环境、贷债比价关系以及“股债跷跷板”钝化等角度来看,市场对于债券可以更加乐观一些。近期DR001的移动均值整体仍围绕政策利率运行,表明维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依然是货币当局当下的政策目标。考虑到年内政策利率仍存在10bps降息空间,我们认为年内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
本轮PPI上行或主要受供给侧“反内卷”带来的去产能推动,不一定会触发央行收紧货币和10y国债趋势调整,需要重点关注剔除供给因素后反应需求的核心CPI是否持续回升,当PPI后续环比超过0.2%时,需警惕对债市情绪的扰动。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
空间上,我们重申10年国债(老券)1.8-1.9%配置盘可以开始尝试配置。如遇机构行为冲击,或达到三月中高点1.9%,建议交易盘把握交易机会。经过今日调整后,债市赔率已有改善。品种上,30年国债、二永债等在逆风阶段容易成为行情放大器的品种,仍需要继续规避。政金债也受到潜在的冲击,表现也会偏弱。继续以5-7年及以下利率债、中短端信用债为主。
2、反内卷边际效应显现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
反内卷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性价比优势影响有限。我国出口性价比优势来源于两大市场特征,一是人力成本性价比高,二是供应链完善,采购成本低,当前反内卷政策针对的主要问题是恶性竞争、一味追求低价、忽视产品质量的问题,不会从根本上削弱我国出口性价比红利。
国泰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反内卷政策效果将持续释放。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不同,本轮反内卷政策行动聚焦中下游行业“羊群投资”和盲目扩张造成的产能过剩,政策更加注重指引企业通过规范竞争淘汰产能,并强化监督地方政府的投资推广行为,而非简单通过行政干预快速达到去产能的目的。这使得本轮价格回升的动能或稍显迟缓,但基础却更加牢固。
财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伟
PPI同比降幅有望继续收窄,但年内回正存在压力:8月以后,翘尾因素对PPI同比的拖累将大幅减轻,而“反内卷”的推进预计至少能够维持PPI环比在0%附近,意味着到年底,PPI的当月同比增速将收敛至-2.1%左右。而如果要让PPI同比读数在年底回正,则需要9-12月的环比增速平均保持在0.53%以上,存在一定的压力。
3、全球贸易秩序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
全球贸易秩序重构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逐步展开,当前进入加速阶段,具体的五点表现:第一,从“全球化”转向局部“逆全球化”,即从扩张、逐利的外扩动力,转向以国家安全、政府干预为导向的内缩;第二,各国经贸关系从“合作共赢”转向“摩擦常态化”,“关税+谈判”政策组合进入常态化;第三,产业分工从三角分工转向区域化与碎片化,各国诉求差异逐步显现;第四,贸易规则进行系统性重构,本质是各国围绕规则制定权的博弈;第五,金融体系也在伴随贸易重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
近年来,中国贸易主体多元化趋势显著,逐步降低对单一经济体的依赖,展现出更均衡的全球贸易布局。2000 年中国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进口占比为42.1%,而2024年降至 22.8%;同期,从东盟的进口占比则从 9.9%上升至15.3%。通过扩大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合作,中国有效降低了因地缘政治或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贸易主体多元化战略布局有助于增强中国外贸的韧性,有助于提升全球贸易稳定性,同时为国际贸易格局注入新的活力。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
随着美国开启新一轮贸易摩擦,全球贸易秩序正在加速重构。东盟、中国等生产国在此次贸易重构中,均面临各自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一轮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摩擦中,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是主要受益方,占美国进口的份额均有所提高,中国虽然失去了一部分美国市场,但是依靠着自身的产业链优势,在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份额均有所提高,也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相反,日韩、欧洲等在这一轮关税贸易战中或面临更大的压力,高额关税下,其占美国市场份额面临下滑压力,在各类商品份额上也面临着中国、东盟等地区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