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发行市场回暖,百亿级私募梯队持续扩容。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百亿级私募已达91家。相较于7月底,办公地位于上海的念觉私募新晋百亿行列。拉长时间来看,今年2月底百亿级私募数量仅为81家,也就是说,半年时间百亿级私募数量便增加了10家。
百亿级私募扩容背后,是基金净值上行过程中,私募发行市场的显著回暖。据统计,截至8月31日,有业绩记录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超20%,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更是超25%。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尽管量化超额收益有所回撤,但目前资金整体入市意愿依旧处于高位,后续伴随着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中国优势产业持续彰显全球竞争力,市场结构性行情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百亿梯队持续扩容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百亿级私募达91家,相较于7月底,念觉私募新晋百亿行列。至此,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45家,百亿级主观私募共计39家,百亿级混合型(“主观+量化”)私募共计6家,另有1家暂未披露其投资模式。
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一改去年的收缩状态,持续扩容。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百亿级私募数量为81家。这意味着,半年左右的时间内,百亿级私募数量增加10家,量化私募成为主力。
据悉,今年以来上海睿量私募、珠海宽德、顽岩资产、锐天投资、蒙玺投资、微观博易和千衍投资等量化私募挺进百亿级梯队。
股票策略业绩领跑
百亿级私募持续扩容背后,是私募基金赚钱效应的显现以及发行市场的逐步回暖。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截至8月31日,有业绩记录的10135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20.41%,正收益占比达90.85%,前5%分位数产品收益达60.64%。
具体到策略层面,股票策略表现突出。截至8月31日,今年以来有业绩记录的6473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高达25.38%,有业绩记录的1303只量化多头策略产品平均收益更是高达31.84%,正收益占比达96.24%。

业绩震荡向上过程中,私募发行市场逐渐“热闹”起来。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达7907只,较2024年同期的4340只同比增长82.19%。从月度备案数据来看,今年3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明显回暖,单月备案产品数量突破1000只大关,5月受假期影响备案数量略有下滑,但6月至8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数量连续3个月维持在1100只以上,发行市场持续升温。
震荡市资金难言撤退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前期涨势喜人的量化策略出现超额回撤。在此背景下,资金是恐惧还是贪婪?百亿级私募梯队还能否延续扩容趋势?
“最近渠道发行的量化多头策略产品依旧得到了‘抢购’,有些知名量化私募的新发基金甚至被‘秒光’。”深圳一位市场人士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以来股票多头策略产品业绩亮眼,在存款和债基收益率下行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权益类资产比较感兴趣,近期市场震荡下并未出现明显赎回,甚至部分高净值客户还在询问加仓事宜。
上海一家主观私募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目前投资者情绪较为稳定,赎回意愿较低,对市场后续的结构性行情依旧抱有期待。
另外,记者采访获悉,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量化管理人也在策略模型层面持续进行优化。
蒙玺投资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公司进一步通过多市场、多品种、全频段的跨维度布局,以及低延迟策略捕捉市场微结构的变化,形成多层次、互补性的超额收益来源,从而增强投资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后续公司将不断深化AI研究,赋能策略模型的迭代升级,提升策略的自适应性与稳健性。
世纪前沿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规模增长以及市场变化对组合管理和风控带来了更高要求,因此公司高度关注收益来源的多样性,并且在组合层面充分考虑因子周期性回撤的应对,后续将更多地投入到策略迭代、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日市场风格切换下量化策略超额收益有所衰减,但后续伴随着市场结构性行情演绎,居民资产重新配置趋势延续,头部私募进行策略优化和灵活调仓,不管是主观还是量化私募基金,均有望进一步获取合理回报,从而吸引资金逐步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