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龚佑锐、卞小霞)没有炫目的灯光,没有专业的舞台,但在宜昌市点军区的乡间村落,一场场充满泥土气息和温情温度的“村K”正悄然兴起。
“‘村K’的兴起不仅是村民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成为政府连接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共治的新载体,唱响了基层善治‘好声音’。”点军区委相关负责人称。
以歌聚心,搭建群众参与“连心桥”
“今晚我唱了《在水一方》,在家门口和乡亲们合唱的感觉,比啥都开心!”点军区联棚乡长岭村村民赵秀梅一脸激动。
7月18日,这场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村K’嗨起来唱出岭上美”活动启幕,红白喜事“支客司”操着方言报幕,30多位村民轮番登台,近700名乡亲挥舞荧光棒合唱,把夏夜的广场变成了“没有围墙的客厅”。

点军区桥边镇百姓“村K”联村共建活动。通讯员供图
这股“村K”热,迅速从联棚乡延伸到全区。土城乡茅家店村在人民公社旧址馆办起“忆往昔岁月”专场,74岁李大叔清唱革命歌曲时,台下村民自发打起节拍;桥边镇五个村的村民坐着摆渡车来新村村“赴歌约”,朱家坪村的张玉梅唱《青藏高原》,天王寺村的赵雪梅接《黄梅戏》,台上台下隔空对歌;艾家镇七夕夜的江边,《花桥流水》的旋律里,大爷大妈踮脚抢答医保政策题;点军街道五龙社区的“青春专场”上,特殊学校学生用手语演绎《明天会更好》,银发长者跟着节奏轻拍手掌……
截至目前,全区“村K”覆盖5个乡镇14个村,超万人次村民从“观众”变“主角”。
借台议事,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
“以前开村民大会,人坐不齐;现在‘村K’间隙递话筒,谁都能说掏心窝子的话。”长岭村党支部书记的感慨,道出了“村K”的治理密码。在联棚乡双溪村,村民王大姐唱完《常回家看看》,接过志愿者递来的民法典宣传单:“以前觉得政策宣传是念文件,现在唱首歌也能学知识!”
联棚乡两户因宅基地起纠纷的村民,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时红了眼眶,下台后主动握了手。艾家镇村民在《如果我们都老了》的对唱里,聊开了“养老互助”的想法。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村K”搭台,共收集水利维修、道路硬化等民生诉求46条,化解邻里矛盾17起,矛盾纠纷化解率升至96.6%。

群众邻里之间关系更融洽。通讯员供图
“村K”不仅连接了民心,更拓宽了老百姓参与公共事务通道。福安村村民看完“村K”,捐赠2万元用于修复闲置多年的文化活动中心;泉水村“乡贤理事会”借台议事,现场谈下12名致富能手为大家进行农特产帮卖;在桥边镇“村K”现场,朱家坪村、双堰口村等五个村联动的碰撞,将原来需要多头跑、多方协调的方案现场敲定。
服务惠民,构建共治共享“生态圈”
“听政策、查身体,这七夕过得踏实!”艾家村王奶奶刚测完血压,又领了份医保宣传册。点军区把“村K”打造成“服务综合体”,让群众在欢歌中得实惠。
政策宣传“唱着听”。联棚乡党员志愿者在活动间隙发宣传册1700余份,支客司用“嫁女不攀比,彩礼意思意思”的方言,把“婚事新办”讲进村民心里;土城乡把就业帮扶热线印在矿泉水瓶上,首场活动就帮12名村民找到了工作。
民生服务“跟着走”。土城乡卫生院在“村K”现场搭起“健康驿站”,首场为82名村民测血压、开药方;桥边镇“村企共建”让崖溪雅舍庄园免费提供舞台,酥怡食品厂捐的“福寿蛋糕”,让80岁老人集体生日暖了心窝。

“村K”现场为80岁老人举办集体生日。通讯员供图
夜间经济“借着火”。楠木溪村“星空市集”借“村K”开摊,农特产销售额单场破3万元;艾家村江边步道的糖画摊、手工饰品铺,因活动多赚了3000元。
如今的点军区,“百姓村K”不仅仅是情绪舒展的舞台,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破题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