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杜燕飞、方经纶)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作为本届服贸会的九大专题之一,金融服务专题以“数智驱动开放共赢”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为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出台一系列“惠企利民”举措,开展“为民办实事”行动,办理群众可知可感的“关键小事”,让“金融为民”可感可及。
走进金融服务专题交通银行的展台,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吸引了展商和观众的目光。“真没想到,在银行网点就能打印社保缴存记录,太方便了!”到服贸会参观的市民王女士感慨道。
“我们通过这台‘智易通’机具,实现了政务与金融系统互联互通。”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在办理金融业务的同时,可以办理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九大类130余项政务事项,还可以异地查询打印个人社保权益、医疗卫生、准营准办、职业资格认证等200余项“雄安政务”“天津政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人民银行等七部门此前联合印发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支持金融机构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我们聚焦银政渠道互通、服务互融、系统互联等方面,打造‘金融+政务+民生’综合服务体系,为北京市民提供‘触手可及’的政务服务。”上述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设立10家“社保服务合作网点”,并在全辖120家网点“智易通”机具上线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功能;通过“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模式,在银行网点向纳税人提供税务事项办理服务;承建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系统,通过“收、支、查、管”四维闭环守护新市民安居梦;支持通过“京通”小程序实现便捷缴款,为住房租赁企业及新市民群体提供更贴心暖心的金融服务。
老百姓的“小日子”里,蕴藏着金融服务的“大文章”。业界人士表示,金融机构要主动搭建场景、营造生态,促进金融“活水”汇成民生暖流与重点人群深度融合,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